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董文通:绘画应关注内在的、自我的、真正的一个呈现
2017-01-15 来源:艺术中国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董文通油画作品《被毁坏的居所no.9120X130CM 2010

艺术中国:你是怎样参与到青年艺术100的活动中来的?

董文通:我有一个画廊,他们知道这个情况。我过去也知道青年艺术100这个活动,之前参加过陕西的一个九城联展,就是华商报主办的,青年艺术100和九城联展之间也有合作。

艺术中国:你是从去年就开始参加这个展览吗?

董文通:去年的时候没有参加。去年的时候还是跟华商报联系展览,今年的时候是关注到了这个事情,然后就投了一些资料给青年艺术100的组委会。

艺术中国:你现在的创作风格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

董文通:大学时期和现在的创作风格是有关联的,但是大学时期的那个面貌还没有现在这么明确,我这个也是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画了一些中国餐馆,这是大学时期刚毕业没多久就画了中国餐馆系列。这个系列是很多纸本的实验作品,有一些是水墨的,这些纸本实验作品可能会对以后的绘画语言有一定的影响。之后画了一些大地、自然,跟景观有关的一些内容,比如说,春天的梨花,这一主题的画了很多,070809三年这方面的作品多一些,自己本身就是农村出来的,对土地很有感情,再加上很多年都在西安上学,离开家乡时间比较长,所以对土地的眷恋也越来越深。那时候也是大学刚毕业,很想回到家乡的情感、状态,所以对梨花这个题材越来越感兴趣,于是就画了一系列这个作品。后来又参加了一些国家的展览,最早的应该就是2008年的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之后还参与了中国美协做的一个展览,也获了一个最高的奖项。

艺术中国:你现在的风景题材风格和之前的人有一些差别的,那你的这种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董文通:这还要从画完梨花那个阶段说起,那个时候,我到了纺织城艺术区去了,纺织城也是西安一个很老的工业区,一个集团的地区。我们过去的时候,这个地方已经荒废了,废弃了,看到到处都是破墙,房子也都坍塌了,又拆了又建了,给人的感觉就是满目疮痍的状态。突然对我心理就有一些影响,这里面可能有一些跟我有关联的东西,身在其中吧。后来我就开始慢慢关注一些跟这方面有关的东西,当时比较极端的可能会关注一些比如火灾后、地震后的这种家园,再往后就关注到了学校,废弃的学校,再后来这个目标就慢慢接近于自己故乡的母校,它也被拆迁,被废弃,所以就是很能打动我,能够直接击中我内心所需的东西。所以后来的很多作品以此中的学校、我的母校为中心去做了一些东西。

 

董文通油画作品《被毁坏的居所no.10120X130CM 2010

艺术中国:一些遗弃的、废弃的场景能激发你创作的冲动。

董文通:对,中国现在也在面临着大拆大建的时代。我本来就不是西安人,是一个外地人。来到西安这个地方,它是在不断更新的一个城市,每年都要拆很多的东西。可是,我从家乡离开之后,家乡那边也开始不停的拆,所以,我现在到哪都是新鲜的,都没有说这个地方是属于我的故土,或者说这个地方跟我有多熟悉。那个街道,包括西安这个城市,哪怕半年都有变化,那更何况我的故乡,现在农村也在新农村建设,有很多过去的记忆都不断在遗失,虽然物质越来越丰富,但我们这代人心里都会有些空虚,总觉得缺了根源性的东西。我以前做过一个个展叫“寻源计划”,这个源从哪里来,就像高更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跟我有关系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在追问这个问题。当时还有个系列展叫做“永乐宫系列”,也是关注永乐宫拆迁的一段历史,是对这段历史的变化、变迁的一种感触吧。

艺术中国:现代各种信息、资源都在共享,艺术家们接受到的内容也更加多和广。那怎样才能在这其中保持自我的特色,避免趋同化呢?

董文通: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现在在教学中会关注的一个问题。现代社会信息的交叉,会导致一些人选择走捷径,比如说选择利用一些即成的语言方式、视觉方式,来做一些东西。这个是在现在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很多艺术家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每个时代,国外、国内都一样,就像里希特,这个艺术家对中国的影响巨大,那他对西方的影响就不大吗?我到国外一看,很多新的艺术家也会受到里希特、基弗的影响,在一个时代这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另外一个问题,我觉得最重要了,很多艺术家过于关注形式了,好像在不断翻新的是画面的形式和面貌,而不是在关注内在的东西,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是内在的、自我的、真正的一个呈现,我们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的境遇完全不一样,所以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感受能力也不一样,我们自身就会挥发出一种自身特有的气质,包括绘画的语言,包括关注的视角,每个人都会不同。所以我觉得这个时代应该要做的是关注内心、关注自我,不要去看别人,也不要管你的作品是不是会和别人的撞车,这个问题不需要太多的去考虑,也不要说为了创新而一味的去追求新的内容,不要去刻意,而是要在生活中确确实实的去面对事物本身,有没有从中读出些东西,这个才是关键。因为这个功名的时代人们很焦虑,浮躁,容易陷入一种随波逐流的状态。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恰恰需要的是自我的反思,让自己的内心能够平静下来,就是踏踏实实的去感受生活,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就是当代的人,当代生活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要找到和自己内心真正对应的路子。就像我刚才说的,我感受到学校之后发现这个东西,这个就是和我自己最本质的东西有关系,很多人说,“董文通,你的作品破破烂烂的看起来很土啊”,我说我就是土,因为我就在中国当下这种不断拆建的状态之中,我也没有能生成一种完整的文化认知,我的血缘之中也没能与它完全联系起来。因为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被西方的一些新鲜文化给影响了,导致断掉了。我们都在这个时代中判断,找自己,找自己属于的类型,这个类型是个性的类型而不是属于哪一类语言形式,更多的是内心,个性,气质,这些方面,每个艺术家都不太一样,应该回到自身、回到时代。

艺术中国:如果在这个时代中选择画一些不受关注的题材,还是要忍受一些寂寞的吧?

董文通:现在艺术家圈子化,天天都是互联网、媒体,好像是活在聚光灯下,如果不在聚光灯下好像就是被冷落了,孤立了。但是在聚光灯下吧,我觉得人是忙的,脑子是空的,其实一直是在跟着随波逐流。我觉得这是要警醒的,我反倒有时候就是喜欢静下来,我在艺术区的工作室就是最偏僻的,基本上很少有人去,我也很少让别人去。因为,人去,不免就是评论家去、艺术家去,都会对我有干扰,所以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待在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但是这个时代就不是这样的,不能完全的自闭起来,只能是自己内心调整吧,不管是遇到了冷落,不被大家关注,或者有些展览不能参与,或者是怎么样的情况,我觉得这个时候就要反思,就要自省,是不是必须要那样子,还是要自己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事情。只有把自己的东西做好了,机遇、机会才会来,另外,我们画画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让大家都喜欢,都认可,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精神的家园,一个世界,只要把这个家园建立起来,人生就丰满了。不然,有的人一直到老都是一种形式,一种面貌,没有探索,而且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表达出来,没有言说出来,看到自己的作品也没有成就感,那么这样就是偏离了做艺术的道路。

艺术中国:你现在既是西安美院的老师,也是一位艺术家。那你是怎样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董文通:目前来说,作为学校的青年教师,还是要把学校的教学任务做好。现在我在学院的造型艺术部担任教师,主要负责新开设的一些课程,比如我们的素描体验,色彩语言表现,抽象语言表现等等一些新的课程,这些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做。在教学中,和学生们一起研究,怎样让学生在艺术学习探索中主动地发挥他的创造力,让他们有发现力、创造力,在作品中有语言表现力,让他们获得比较自由的一种状态。对于自己的绘画来说,就只能靠节假日吧,其实在教学的同时也是有收获的,也不是说自己光顾着教了都忘了自己在干嘛了。现在教学不像过去,必须要在哪个时间点教特定的内容,我们教一年级的时候就要教未来的创作,一些对于艺术的感悟,你们要怎么做。在问他们的时候其实也是在问自己,我觉得教学是一个互相的、互长的过程。教学和创作也是互长的,教学的时候在思考怎么创作,创作获得某些收获的时候也可以用在教学上面。当然,我们这个年纪也会抱怨自己创作的时间很少,但是作为教师的身份就不可能和职业艺术家一样,这是一种矛盾。但是我们在这种过程中自己慢慢会调整。

艺术中国:那你现在是跟画廊签约了吗?

董文通:是的,跟一家画廊签约了。

艺术中国:那你在未来有一些什么展览计划吗?

董文通:画廊今年在安排一些计划,像去年安排的深圳艺术博览会,今年、明年也可能会参加一些台湾的艺博会或者是香港的艺博会,未来也可能会在北京做个人的展览,现在只能说是画廊在计划中吧。现在需要我的作品有一个量上的完善以及质的一个变化。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九城联展 基弗 画廊 陕西 董文通 创作风格 里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