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王春犁:预言寓言”展于CAFA启幕
2017-01-15 来源:艺术中国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人与人之间,有时虽近在咫尺,却似相隔天涯,顾城的诗如是叹息着。而这种情感却也不尽然,正如我们在展厅现场所见,常年居住国外的王春犁,时隔二十年首次携近作回到母校。“拥抱”、“畅谈”、“回忆”,王春犁与同窗好友们一见如故。此时此刻,时光和距离仿佛并不是阻碍,反而成为老同学之间真挚情感的催化剂。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2013911日,下午三时许,“王春犁:预言寓言”展览于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展厅开幕。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系主任李帆主持,原任版画系主任宋源文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马刚教授、著名建筑评论家方振宁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王炜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周至禹教授、瑞典驻华大使、文化参展EVA女士、王彦萍女士以及王春犁丈夫斯蒂芬先生先后致辞发言。此外,中央美术学院徐冰副院长也出席了开幕式。

原任版画系主任宋源文教授谈到,王春犁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届版画系的研究生,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美术教育变革的时代。文革后招生的这一批学生,年龄差异很大,而且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有吃过苦头的经历,比如说王春犁就曾经当过兵。宋源文教授还提到,王春犁的作品中版画语言强烈,极具个人风格。本次展览的举办也是对版画系教学的一次重要反馈和检验。

作为王春犁同班同学的马刚教授回忆到:“王春犁当时在班上是最小也是最有才的女同学,大家自然而然的都很关注她。之后她离开中国大陆去外国定居,虽然时常见面但对她的作品所见不多,这次非常高兴能看到她近期的作品,也希望这次展览成功!”同为王春犁同学的艺术评论家方振宁先生笑言到,他在读书阶段并没有看出王春犁的才华,因为王春犁画的作品都太随意,但直到毕业创作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王春犁与别人特别不一样。方振宁先生说:“她喜欢描绘日常的生活,都是特别普通的细节,以及她对荷兰小画派的喜爱也是出于此。”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王炜院长发言,他代表父亲王琦先生对王春犁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现年96岁高龄的王琦先生作为王春犁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此次通过儿子转达了对王春犁的关心与问候,足以见师生的情谊之深。随后,中央美术学院周至禹教授谈到:“王春犁的这次展览可以说是一次情感的回归,完全和过去不同,但那种内在的、潜在的,正如遗传基因一般的东西还是存在,至于这个东西是什么则值得我们去回味去追忆。”

此外,王春犁女士的同学王彦萍女士和丈夫斯蒂芬先生,以及瑞典文化参展EVA女士及也对本次展览的举办表示祝贺。王艳萍女士谈到王春犁的作品能让人感到安静,那种细腻和精致的情感触动人心。作为王春犁23年的婚姻伴侣,斯蒂芬先生说到:“通过春犁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很高兴这次展览能成功举办,我也为自己的妻子感到高兴和骄傲!”

“对称的阴谋”

开幕式尾声,王春犁为大家简单介绍了本次展览的情况。她表示,这次展览的整体感觉很“静”,这种情绪上的平静应该也与自己常年居住在北欧有关。但这些作品实际上关注的是“人群”,王春犁特意提到展场放置的两个万花筒装置,这两个万花筒里实际上是一只苍蝇,但看起来却是一种“成千上万”的感觉。另外,展墙上放置的作品,也是通过对一只苍蝇的拆分重组而形成的图像,王春犁表示这就好比是一种别样的“社会实验”。王春犁还谈到,她一直对“暗”的东西很感兴趣,她认为在阳光找不到的地方往往内容最丰富,而且在黑暗的情况下,事物更容易很放松地显现出自己的本性。在仔细的观察中,王春犁也发现所有的昆虫都是非常的“优雅”的,而这种对于昆虫的观察也使得王春犁回忆起儿时对画画和艺术最单纯的理解和追求。

关于展厅布置情况,王春犁女士介绍到展厅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关于“人”(最内侧);第二个部分关于“昆虫”(中部);第三个部分关于“天、日子和时间”(进门)。除此之外,展厅里的所有作品都是左右对称的,就对应了展厅最中间的作品《对称的阴谋》。王春犁女士说到:“我们人类也好,昆虫也好,只要在一起就难免被编制,也就与‘策划’和‘计谋’有关系。”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王春犁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艺术的敏锐思考。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21日结束。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王春犁 CAFA 李帆 方振宁 周至禹 王彦萍 马刚 昆虫 对称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