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冬宫,跳动的艺术之心
2017-0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吾佳
文章分享至:

 

冬宫里的毕加索陶艺

 

舞蹈(油画) 马蒂斯

那天正画画,听身后电视里说,最近世界博物馆做了个排名,没注意什么机构什么标准,但听到俄罗斯的冬宫博物馆名列前茅。想起我去冬宫时,几个不太被人注意的地方,给我留下了特别的印象。

先是它的“位置”—地理位置加上心理位置。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斜对岸一箭之遥处,便停泊着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我伫立其间,记忆涌起儿时看过的前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里那句著名台词:“向冬宫开炮!”没想到这一宫一舰,相距竟然如此之近。想当年面对银幕如雷贯耳,看眼前近在咫尺却恍如隔世。

再一印象,是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与经典艺术的亲密关系。当我们一大早来到冬宫博物馆时,亲眼见到门前那等候买票的长长队伍,中老年观众居多,服饰得体、秩序井然;也不乏8090后的青年男女,一边安静地排队,一边不时即兴拥吻着。据当地朋友介绍,这里天天长队如此。早年曾在这里留学的老师们也讲过,圣彼得堡人爱艺术,省下面包钱也要去看博物馆;街头巷尾耸立着颇具匠心的雕塑;随处可见的招贴画上也多醒目名作。这样气氛环境的耳濡目染,难怪有人说,在街上随便拉住一个当地人,都能和你兴致勃勃聊上半天艺术。俄罗斯朋友还提起二战期间,这座城市被德军长时间包围,生活非常艰难,为了鼓舞人民抵抗法西斯的斗志,每到周末,大剧院一直坚持演出……可以想象,当年那漫天炮火中骤然响起交响乐时的情景,艺术的力量是怎样的震撼人心!

冬宫的讲解员尤具特色,不似我们博物馆里惯见的俊男靓女,他们大多五六十岁,有的甚至更老些,衣着朴实随意,一把椅子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原以为是些退休返聘的服务人员,一问才知多为研究艺术的专家。比如陪同我们参观的这位女士,五十岁上下,美术史博士,一路从馆藏作品到相关风格流派,旁征博引,如数家珍,其艺术视野和感悟能力、职业修养和敬业精神,与墙上名家大作相得益彰。

初到俄罗斯,看到天上密集的云团,便想起列维坦们的油画,常常驻足凝视。当我在冬宫里面对这些原作时,忽然就多了几分亲切、几分理解、几分感动!一方水土养一方艺术,画家能够画出自己的真诚体验,画面自然饱满自信、特色鲜明!反观现在流行于市的缺少真情、矫揉造作、追风猎奇的逐利作品,就显得十分贫血苍白了。这里许多画面保护得比我想象中好得多,像列宾、雷诺阿、列维坦、马蒂斯等的大幅油画,依然色泽饱满、层次分明、笔触清晰。细细品读,甚至可以看到他们当年工作时的情绪动作的微妙变化,这些浸透着历史印痕的生动气息,是从图像复制品上无法领略到的。

我喜欢俄罗斯雄浑、写实、理性、成熟男人一般稳健的传统画风,技法严谨,来龙去脉一丝不苟。如列宾的人物,笔笔不疾不舒、准确潇洒地卡在结构上;像苏里科夫、列维坦画风景,色彩浓烈醇厚、构图老辣稳健,每个画面似乎都能在实景中找到呼应;我也喜欢率真儿童般明亮鲜活、浪漫不羁的印象派和青春期少年那样无拘无束、狂野俏皮、挑衅叛逆的立体主义、野兽派们,处处突破老规矩,像初生牛犊敢想敢干,如马蒂斯的《舞蹈》,夸张的红色人物、蓝绿色背景,几乎是直接从锡管里挤出来的纯颜料,生猛泼辣、对比强烈,偌大的画面,他就楞敢用单色平涂!再像毕加索画陶罐,就那么草草几笔抹上去,玩儿一样轻松,可爱又好看,却给现代艺术带来强烈震荡,继而拓展出诸般新观念、新形态……不知是否布展人有意为之,这些不同气场在同一空间里相互碰撞,彰显出的艺术张力,11远远大于了2,真可谓博物馆里几小步,美术史上几大步。

令我颇感意外的是,冬宫许多重要藏品,竟然都缘自上个世纪早期的俄罗斯商人!当他们在世界各地经营贸易时,看到了、读懂了这些不同凡响的艺术,并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购回本国……如今已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们,在不被自己周围的同胞们看好的时候,甚至遭到他们贬损嘲笑的时候,却被独具慧眼、品位不俗的俄罗斯商人们看中了!如果,当年那些错失杰作的先生们活到今天,会惋惜吗?如果,今天的商人们遇到当年正遭贬损的杰作,会读懂吗?如果会,将来博物馆里或许能多一些今天的好艺术;如果不会,我们也只能惋惜一下而已,毕竟都是如果。

责任编辑:吾佳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油画 舞蹈 冬宫 毕加索陶艺 马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