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前,流离失所的王道士来到甘肃敦煌莫高窟准备安度此生,没想到一个偶然的发现却使一座承载上千年文化的石窟向世人掀起了神秘的面纱。在之后的几百年岁月里,敦煌石窟经受了屈辱,重塑了生命,在一代又一代敦煌文化保护者的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然而,敦煌壁画的保护、文物的保存等问题由于山体的松动、气候的变化问题日益凸显,敦煌的保护时刻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为了使敦煌保护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敦煌研究院在国际合作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近些年,在莫高窟昏暗的洞窟和狭窄的栈道上,经常能看到外国专家和中国专家共同工作的身影,为了使敦煌遗产传之久远,他们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在石窟内外环境监测、风沙危害治理、壁画病害机理研究、保护材料筛选、壁画修复科研及洞窟数字化拍摄、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深入的碰撞。
国际合作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敦煌基金会携手,继续加强在敦煌保护方面的深层次合作。9月23日,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美国敦煌基金会、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我们的敦煌”文化沙龙,围绕着敦煌的进一步保护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与会学者首先对敦煌文化价值进行了总结。他们说,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誉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3000余身,壁画4.5万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5座。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支撑点,敦煌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盛大与辉煌,浓缩着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既是数千年华夏文明的宝贵资源库,也是新时期建设精神家园的博大“基因库”,是南亚、中亚、西亚和中原文化的汇聚,因此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历经时代更迭而不衰。
文化不等于钱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直言:“我现在最大的困扰是,人们总把文化跟钱划上等号。诚然,文化需要钱,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持它。但是文化不等于钱,它可以对人的心灵进行塑造,是钱无法做到的。(如果以赚钱为出发点,文化事业有可能与初衷背道而驰。)比如,讲解员人才队伍,我们下了很大工夫来培养,但是为了更好的旅游效果,现在也变了味。”
在敦煌扎根50年的岁月中,樊锦诗越来越体会到敦煌文化作用的宽广,它可以为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提供养分,激发灵感。她经常在想:敦煌文化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有一天,她终于茅塞顿开,“其实最重要的作用是传播和弘扬。敦煌文化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它,自觉地保护它。”
所以她认为,目前敦煌石窟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如何处理“挣钱”和“保护”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关系。“经常有人问我,敦煌石窟什么时候会消亡,我说只要做好保护,我们会尽量延长它的寿命。”樊锦诗说,为了做好石窟保护,目前正在建设游客中心,对壁画进行数字化处理。一方面可以留存永久档案,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更多观众能够在游客中心细致观看数字壁画,减少在石窟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小对壁画的人为影响。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柴剑虹也意识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问题。他说,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领导总有种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混为一谈的想法,如果敦煌的保护基于这样的错误认识,那么保护将渐行渐远。所以急需召集一个由政府官员组成的讲习班,对他们进行敦煌文化的培训,让他们明白如何更好地处理好敦煌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清华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静杰认为,如果把保护和开发结合得更加紧密,敦煌的保护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去敦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地出现渴求深度旅游的情形,他们也许是敦煌旅游的爱好者,如果能进行深层次的旅游开发,将过去敦煌艺术的研究成果通过音像、讲解的方式融入旅游观光中,人们会对敦煌有更深的体会,从而激发保护敦煌文化的热情。
敦煌文化需要普及
不管敦煌艺术有多么璀璨,如果这种重要价值不为人了解,不受年轻一代的认可,那么,保护从何谈起?李静杰认为,敦煌艺术的价值需要有人了解和传承。首先,应尽可能地让它走进小学和中学的课本中,这就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深入研究如何让敦煌灿烂的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中传承。
其次,从硬件上看,石窟、洞窟的加固,石窟群体、山体的加固,以及防洪、防沙、防风等工程还需要继续做。
再次,软件建设方面,要特别重视数据库的建设,敦煌研究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他们将敦煌文化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做了永久性保存。
最后,关于敦煌艺术的研究成果需要尽快面向大众。他说:“以往这些学术成果大多在学术圈流传,社会普及率并不高。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学术研究真正的目的,学术研究成果还是应该回归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这样不仅能加强人们的素质教育,还能增强人们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会上,来自美国敦煌保护基金会的Mimi Gates透露,下一步,美国敦煌保护基金会将继续为敦煌研究院提供各项支持,如数字化保存、专业人员水平提升等。(文:杜洁芳)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