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齐白石大师的卜先生“恨不得”贴在画上。
现场采访: 我眼中的时代的记录者
走近展览背后
【吾艺网9月26日讯】25日,主题为《他们》的“20世纪中国画大师作品选粹”在烟台市博物馆公开展览。其中包括齐白石的《大宝贵亦寿考》、徐悲鸿的《天马》等32件烟台市博物馆馆藏艺术殿堂级精品。
探访展馆: 以“中国画”命名年代为轴线布展
25日下午2点左右,记者到达烟台市博物馆二楼的《笔墨丹青》展厅时,偌大的展厅内异常的安静,与之相对的则是十几位“趴”在展品前静心研究的参观者。现场的保安说,展览才第一天,可参观的人特别的多。
记者在徐悲鸿大师的《天马》前遇到了姜先生与他的父亲。“你看那马尾的勾勒,还有名字……”现场很安静,姜先生的父亲的语调也很轻,而28岁的姜先生则抱臂,一言不发地认真观看。烟台大学的学生小许与女友莉莉,是专程坐公交车赶来参展的,“在烟台能看到如此高规格的展览,很意外,也很惊喜。”
每年烟台市博物馆都要举办十几场展览,都是免费对市民开放的公益项目。25日正式开展的主题为《他们》的“20世纪中国画大师作品选粹”依旧只凭身份证登记便可参观。
烟台市博物馆展陈部的邱真是《他们》的设计师,“近些年,烟台市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明清时期的居多,而近现代的则不多,想做一些补充。有些参观者对于明清的书画理解和接受起来可能困难一些,因为时间的距离在那儿。”在藏品管理部工作多年的邱真,在展陈的布局上有很独到的见解,“展厅分为A、B两个区,以徐悲鸿和刘海粟两位大师为分界线,即是以1949年为主要的轴线。”
在民国时期,“中国画”还叫做做“国画”,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了现在的命名。在邱真的设计中,在轴线内还有规则,“A区的作品以出生先后为顺序,而且这些大师基本上都是在三四十年代成员。在B区,在出生先后近似的情况下,又遵循成名先后的规律。”
展览统筹邱真:
近现代时期的画作如今在拍卖市场上很常见,现在的参观者对这类作品也很感兴趣,本次展览中展出大量的近现代时期的画作也是想让观众对展览感兴趣。
此次参展的32件作品都是烟台市博物馆馆藏精品,涉及36位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的大师。像齐白石的《大宝贵亦寿考》、张大千的《黄山文殊院》、徐悲鸿的《天马》,以及黄永玉的《漫卷诗书喜欲狂》,都很受参观者欢迎。
此次《红蓼青蛙》的作者刘海粟大师,17岁时即与人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他的艺术思想深受康有为、蔡元培的影响,20世纪初因在教学中首次使用女人体模特,而被斥为“艺术叛徒”。刘海粟曾访问日本及欧洲,西方的美术教育对他触动很大,然而其早期中国画作品却是传统文人画的个性化演化,较少西画痕迹,与晚年泼墨泼彩而被世人熟知的风格不同。
教育工作者卜先生:
我是在《齐鲁晚报》上看到展览通知的,一直喜欢收藏,特别是齐白石大师的画。1983年,我去北京出差时特意去齐白石画展参观。能在家门口看到大师的画,特别地幸福。
装潢师姜先生:
我在外地曾看过一些展览,而在烟台像如此大规模展览的却很少。特别喜欢丰子恺大师(成画在20世纪40年代)的《时光容易把人抛》。在笔法、颜色和表达在画上的想法,特别见功力。(文:陈莹)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