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文革”之后的首届全国美展“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与之前人们熟悉的“积极”和“健康”的作品不同,观众在展出的几位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的作品中看到了悲剧性的主题和灰暗的情绪。高小华的《为什么》(1978)、《我爱油田》(1978),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雪》(1979),王亥的《春》(1979)给观众带来震惊。被称之为“伤痕美术”的现象彻底凸现出来。
高小华是20世纪后期中国油画史上一位有杰出贡献的青年画家。曾是“四川画派”的代表人物,成名作《为什么》开中国当代“伤痕艺术”先河。1955年生于南京。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曾先后执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后文革时代“伤痕艺术”
及“四川画派”的创始人。至九十年代起先后受邀于美国堪萨斯大学、重庆师范学院等多所国际国内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受邀为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及研究生导师,现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1978年创作油画《为什么》入选1979年全国美术大展并与油画《我爱油田》同获银奖,作品被美术馆收藏。1982年油画巨作《赶火车》获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20世纪艺术贡献奖勋章。1985年底移居美国,曾应邀于美国亚太博物馆、宾尔博物馆、卡尼博物馆、纽约哈默画廊等重要国际艺术展览机构举办的个展。1998年获得美国CAC第89届艺术大展金牌奖。发表著作有《高小华画肖像》、《高小华彝人油画选》等。作品广为欧美、亚太各地博物馆、画廊及个人收藏。
1960年,5岁的高小华随同是军医的父母从出生地南京来到重庆,1969年,又因为父母工作调动而离开。在这一进山城9年间,他亲眼目睹了重庆轰轰烈烈的武斗,这一段经历,直接促成了他后来的成名作《为什么》的创作。“文革”时期在重庆的武斗场面以及其他间接经验给高小华留下抹不去的记忆。作为共产党军队的军官,他的父亲在“文革”中被认为是人民的“罪人”,受到“隔离审查”。他曾回忆“母亲带罪工作,终日在外难见身影,我被红卫兵开除之后同姐姐护着仅3岁的妹妹全然处在朝不保夕的惶惑悲苦之中……那倒使我情缘与不情愿的饱览了一场辱没人性的战争”。不用更多的猜测,这样的经历足以让人们理解在1976年之后,高小华为什么不听学校劝说执意要完成《为什么》的理由。
“当年创作《为什么》时,我可是逃课躲在家里悄悄画完的。”高小华回忆起当年在川美求学时的情形。我的父母都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经历了苦难,他开始思考这一切是为什么?在进川美之前,高小华就画了不少“文革”题材的草稿,因此,在进校的时候,他带着一大叠自己的手稿。1978年夏天,高小华完成了《为什么》的素描小稿,“抱着投石问路的想法,我把小稿投给了《美术》杂志。”《美术》杂志并没有当即刊登,而是在1979年第七期中,在插页中试探性地发了出来。随后,性格很“横”的高小华拿着自己的小稿,找到学校,要求请假,好让自己可以全心投入创作,将其完成为一幅油画作品。“学校没有同意我的要求。”高小华说,年少气盛的他便干脆逃课,躲在沙坪坝高滩岩的家里画画。作品完成后,高小华听说首届全国美展“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将举行。他把《为什么》扛到了重庆市美协,往现场一扔,就悄悄溜走了。几天后,高小华收到市美协的电话,对方说好不容易才联系上他。就这样,《为什么》一路过关斩将,闯进了全国美展,并获得了银奖。《为什么》从题材到表现形式,充满着对历史的反思。铅灰色的调子、厚重的笔触迥异于“文革”时期流行的美术样式“红光亮、高大全”。
《为什么》从题材到表现形式,充满着历史的反思。铅灰色的调子、厚重的笔触迥异于“文革”时期流行的美术样式“红光亮、高大全”,更为重要的是,高小华将一种对“文革”的怀疑情绪散布在画面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不仅是高小华的疑问更是几代知识分子的疑问。作品在题材上突破了旧的桎梏,他用赤裸裸的现实,用直观的“典型环境”暴露十年动乱,批判社会中的弊端。是一幅具有现实批判意义的美术作品。但他的批判还不是主要建基于理性的反思和彻悟之上,而是先前激情的逆向流泄,是对“伤痕”的暴露,是对赤子情被亵渎的愤懑,是对痛苦和不幸的哀怨与控诉,是“失去”的心理补偿。
高小华的《为什么》油画原作目前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这张与油画原作同时绘制于1978年的素描稿是艺术家在结束《为什么》原稿后进行的再次创作。在原作参展后,高小华将画作中出现的文字上进行调整,这张素描中将画面最前方男子的袖标从“造反派”变为“红卫兵”,远处女子身上的血红色的布单上的“文攻武卫”也被素描中的“战斗兵团”所代替。
作品名称:为什么
作者:高小华
材质:画布 油彩
规格:107.5×136.5cm
创作年代:1978年
收藏: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