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刘钢:林风眠的“心境”
2017-01-15 来源:艺术国际博客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金秋》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新政权需要舆论支持,因而当权者极力推崇有利于其执政的政治宣传画。这类画作大多直观易懂,适于宣教。与此相反,那些淡漠政治、注重情趣的画家自然遭到冷落。林风眠就属于这种时运不济的画家。

林风眠早年在欧洲留学,深受印象派的影响。1926年归国之后,他将西方绘画技巧与东方文人精神相结合,创造出一种逍遥、雅致的绘画风格。林风眠的绘画以花鸟、山水、世俗人物为题材,讲究以形写情、变形取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20世纪50年代,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林风眠的绘画艺术都不适合中国社会的政治需要。由于画作不合时宜,林风眠在其任教的美术学院遭到排挤。1951年,他辞去教授职务,举家由杭州迁居上海,成为一名靠卖画维生的艺人。事业上的失意和生活中的窘迫,使林风眠感到十分压抑。

林风眠是一个外表温和、内心刚毅的人。虽然处在人生失意之时,他仍然对生活和艺术充满希望。他的这种心态有意无意地反映在绘画之中,作品《金秋》就是此类绘画的代表作。

这件画作的上端是滚滚的乌云和沉重的山脉,下端是深沉色的土地和泛着冰光的河流。上下两端的冷酷色彩,使画面显得苍凉萧瑟、枯索冷寂。但是,就在这种凝重的氛围之中,林风眠绘出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金黄和翠绿相间的树叶,在冷凝的环境之中显得光彩夺目。一颗颗笔直的树干,令人感受到自然界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这幅画作将印象派光色表现法与中国水墨画融为一体。它描绘出的景色,既不是对自然风景的单纯模仿,也不是脱离实际的凭空臆想,而是将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借助画作中的景象和色彩对比,林风眠表达出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

人的性格决定人的心境,人的心境左右人的命运。林风眠在逆境中保持的心态,帮助他度过了下半生之中遇到的重重难关。文革期间的抄家、入狱以及批判,都没能改变林风眠的画风,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一直保持到晚年。

画作《金秋》表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似乎决定了这件作品的命运。文革开始不久,翻译家傅雷不堪凌辱,携夫人自尽身亡。林风眠是傅雷夫妇的好友,他得知消息后感到十分恐慌,立即销毁了家中留下的许多画作。幸运的是,在文革开始之前,《金秋》已被一位外国收藏家买走,携带到了英国。之后,他把这件作品长期深藏在家中。半个世纪之后,这位收藏家感到年事已高,委托一家拍卖行拍卖《金秋》,为这件作品寻找下一任藏家。

拍卖场上,对《金秋》的竞价异常激烈。最终,这件作品的拍卖价格竟然是估价的三十多倍。当我竞得《金秋》之后,一位朋友对我说:你买得太贵了。我回答说:林风眠的心境是一件无价之宝。(文:刘钢)

责任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心境 林风眠 绘画艺术 刘钢 发展方向 欧洲留学 西方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