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首届书法艺术节松江揭幕 国际名人松江亮墨宝
2017-01-15 来源:华艺网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吾艺网1021日讯】1021日消息:一幅写有“厚德载物”四个颜体大字的书法作品,这几天成了松江美术馆的“明星”,冲着这幅作品而来的观众络绎不绝。作为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首届上海书法艺术节在松江揭幕。这件“厚德载物”横幅是开幕展“联合国官员及中国外交官书法作品邀请展”中的作品,作者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包括潘基文在内的世界外交官们的作品缘何来到松江展出?首届上海书法艺术节又缘何落户松江?这一切,和新晋成为“中国书法城”的松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昨天:书法大家好手辈出

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书法艺术在松江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作为故宫第一号国宝级文物的《平复帖》,出自松江人陆机之手。《平复帖》比王羲之的《兰亭序》早了整整50年,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名人墨迹。元代开创一代书风的赵孟瞓,也长期居住于松江。明朝沈度、沈粲、张弼、张骏等为主的一大批书法人才在松江脱颖而出,而董其昌、陈继儒为代表的“松江派”书法家,在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实践方面,更引领明末清初书法潮流。近现代的松江同样不乏陆维钊、白蕉、程十发等书坛大师的涌现。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历史文脉,类似"平复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长三角书画邀请展""董其昌诞辰450周年大型书画笔会"等书法活动,成为松江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松江稳定的书法创作队伍更是成果突出:2000年以来,松江书法获市级以上奖或入展的达460余人次,入展全国的达150余人次,获全国奖的达40多人次。在"第四届上海市民艺术大展书法专题展"中,全市范围内评出的10件一等奖作品中,松江占4席。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松江近年来形成书体多样、形式丰富、风格各异的书法艺术特色,被称为海派书法的"松江现象"

今天:墨香生活随处可见

比起人才辈出、佳作频现的学术面貌,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墨香生活,是更接地气的"松江现象"。在松江著名的醉白池公园,每天来晨练的居民中,有不少人喜欢在公园内的地书广场上,用自备的笔俯身""上一地字。70多岁的夏老先生告诉记者:"对书法一直很喜欢。如今年纪上去了,通过在地上写大字,也可以锻炼身体。"去年,醉白池公园对园内书法元素梳理整合,将园藏的书法匾额、楹联和石刻修缮一新,并新辟了公园地书 健身场、大型石刻等景点,并正式更名为"醉白池书法公园"

除了公园,书法的痕迹在松江居民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大街上,许多商店的招牌习惯用书写的牌匾;一些街镇文化活动中心,装点环境的书法作品必不可少。在松江烈士陵园,烈士的遗言、书信、名句等,也用书法的形式装点在陵园内,使庄严肃穆的陵园增添了艺术氛围。

尽管已经是网络时代,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很少"提笔忘字"。在松江第二实验小学的书法教室,学生正在认真地用毛笔练习着横竖笔画。资深书法教师徐国秀把其中一个同学的"作品"放到了投影仪下,用电子教学的方式为教室内的同学们分析着其中可以借鉴或者改进的地方。目前,松江中小学中,400余名教师参与书法课教育,近1300个班级开设书法课,约54%的学生上书法课。学生的关注也影响带动了家长,"书法松江"系列讲座在松江受到欢迎。

明天:扩大书法辐射范围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书法作品在松江美术馆展出的同时,"大字书法国际邀请展"在松江广富林文化展示厅展出,围绕"当代书法创作暨中国书法如何走向世界国际论坛"也在松江城市规划馆举行。其中,以中国书法如何走向世界为主题的论坛,在国内尚属首次。

松江书法协会会长盛庆庆告诉记者:"中国书法艺术魅力无穷,应该走到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书写内容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的中国书法,面对老外观众时是否存在一个翻译理解的局限?"在他看来,书法"走出去"最好采取书法上的"大字"法则。"比如潘基文的''厚德载物'',字数少,老外更好理解,字又能写大,也更容易欣赏。"

"大字"除了书写的笔画更""外,也寓意着另一层意思。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上海书法艺术节组委会主任张海表示,首届上海书法艺术节的举办是上海书法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扩大了中国书法的辐射范围,也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书法,了解海派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对提升上海书法地位,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责任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书法艺术节 松江美术馆 潘基文 首届 松江揭幕 国际名人 松江亮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