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群众性书法艺术的实践要从基本功抓起
2017-01-15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传统书法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为它深深扎根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又因为它主要是简便易行,工具便利,又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广大群众学习书法既能增长知识、静心养性,又能陶冶性情,开发智力。但怎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这就对我们教学、辅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搭建好这一公共文化平台,去帮助、指导喜爱书法的爱好者学习书法,但怎样指导才能使学者学有收获,学有兴趣,学有乐趣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在教学辅导中要提高学员对书法基本功的正确认识

近年来,企业文化不断升温,花大价钱请大腕明星搞晚会,也有些老板不喜欢搞晚会,花钱请书画家搞笔会。由于外行请了些走江湖的假把式,在笔会上只见各位“大师”挥舞着毛笔,连喊带跺脚,然后像墨猪一样的字跃然纸上,不一会儿写满了一地。人们不由得要问:书法难道就这么写吗?这种走江湖哗众取宠式的表演,使笔会走了味。

我也常被邀请参加一些笔会,但不是上述那种笔会。记得在市文联组织的书画笔会上,我看到有几个人在小声私语:“瞧,这个基本功扎实;看,那个基本功也不错”。这使我想起在一次基层书法培训时,我提问一名学员:什么是书法的基本功,答曰:“楷书是书法的基本功。”我又问其他学员,他们都认为他的回答是对的。当然,我们通常学习书法都从楷书学起,认为楷书学好了,才算基本功扎实。究其原因,大概是按照古人所说:“欲学草书,先通楷书”。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要学草书,必须要首先通晓楷书的法理。从实践的意义上看,这句话讲得非常对。因为草书(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行书)的许多法理是源自于楷书的,行书与楷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这句话指的只是学楷书与学行书的一种递进关系。

唐代张怀瓘《六体书论》讲:“大率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就是说,楷书好像人端正站立,行书如同人在从容行走,草书好像人在飞奔。这是指每一种字体具有别于它字体的特征,并非指基本功。往往在我们实践中发现,楷书写得好的人,行书未必就写得好;行书写得好的人,楷书也未必写得好。我们还发现,某人颜体写得好,又未必欧体写得好;主攻篆书的,未必草书写得好;热衷于草书者,未必篆书那么好。可以肯定地说,无论何种字体都有本身的内在规律和书写法则,一种字体练好以后,并不等于其它字体不练而自能。

虽然说,各种字体与书体之间,有着相应的某种内在规律能够相互借鉴,但其个性的规律与法则是无法相互代替的。例如:通过长期对《圣教序》的临习之后,只能写出具有《圣教序》气息的字,而不能立刻写出《书谱》风格的字来。只有经过对各个碑贴逐一临习与获法之后,才能再现某碑、帖字体的风格。否则,如果没有经过这种临习的过程,想要随意写出某家的风格,是不可能的。可以肯定地说,专攻一家,不可能取代他家,专攻一体也难以取代它体。这种能驾驭各种字体与书体的能力应该算作基本功的范畴。

对于字体与书体的基本功来说,它们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篆、隶、楷属于静态字体,在笔法与结字的功力上要求比较严格,要讲究笔法精确,稳定、到位,对行气、章法和墨法要求弱些。行书、草书则讲究笔法、字形的变异和灵活,讲究行气、章法的节奏、通畅与和谐,讲求墨色的层次韵律。因此,不同的书体、字体风格、流派不同,他们各自的要求是不同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例如:写行草书要求运笔速度与节奏的控制能力要强,要起承转合,顾盼呼应。写魏碑的要求对方笔的刻画能力要强,用笔要方峻,气雄力健。写篆书的要求对圆笔弧线的控制能力要强,要圆转委婉,随体诘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说楷书是书法的基本功是我们认识上的问题,是不科学的。因为,楷有楷的基本功,行有行的基本功,篆有篆的基本功,隶有隶的基本功,草有草的基本功。

二、教学辅导中要求学员必须从基本功学起

在群众书法教学辅导中,必须要求学员要从基本功学起,不能学江湖那一套。那么,到底什么是书法的基本功呢?应该让学员先思考,带着问题听讲,当老师讲到关键点时,要让学员拿出笔来做笔记。比如我在归纳书法的基本功时,先写在黑板上,字迹要规整、清楚:书法的基本功应该是书家各种技巧能力的综合体现,无论是笔法、墨法、章法还是在行气上都能得到体现时让学员抄写下来,这样为的是使学员记得住,有印象。通过老师讲解后,学员就会感到原来的思路不对,于是很想接着听老师往下讲,这时老师在分步讲解:

其一,笔法方面。有句老话:“善书者不择笔。”其意义是说书写能力很强的人,不分毛笔的好坏,在善书者手里都能写出符合法度而精美的点画。但对学员来讲,一定要选择几支好笔练习是必要的。不同的字体(指篆、隶、楷、行、草等比较概括的字体样式)与书体,而在笔法的法度上有不同的法则,主要体现在点线造型上。笔法的技巧就在于控制毛笔锋毫上,能利用锋毫的这种多变的性能特点,去刻画优美的丰富多变的点画造型,这是基本功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部分。

其二,墨法方面。书法的临写、创作是靠控墨的运行体现点画造型的,进而展示字形和行气、章法的。因此,控制墨的问题是技巧基本功中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墨是写在宣纸上的,这里有一个墨与纸的关系问题。由于纸质的不同,存在着吸水性大小和薄厚的差异。纸的吸水性越强,发墨的幅度越大越快;吸水性弱,发墨的幅度就越小而慢。厚纸发墨慢,薄纸发墨快,这都是经验。墨的水分越大,发墨越快,水分越小,发墨越慢。对纸、墨的性能必须要有所了解,墨法技巧关键的环节是什么?是施墨,墨分五色,只有多实践,才能有所感悟。书法作品墨色层次变化完全是靠控制来完成的,书者要既能控制好笔速和笔中含墨量的能力,饱笔当快,渴笔当慢。

其三,章法方面。技巧有三点:一是驾驭字形的能力。做到字工整而不死板,欹变而不失形,穿插错让有异趣。二是驾驭行气的能力。篆、隶、楷书行气要和谐与统一,行、草书行气的贯气与顺畅,以及节奏与韵律的变化,必须要把握好行气技巧。三是驾驭整幅构成的能力,能够控制、调整全篇的协调的能力,例如:书行与行之间的构成组合关系,也就是驾驭大章法的能力。篆、隶、楷书需整体和谐统一,首尾一致。行、草书行与行之间的对比、争让、穿插、应承、起伏等技巧也必须体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

看一个人的艺术水准,首先看其基本功如何。那种从笔会上看人家表演,要会分析,不然容易产生误导。那么有人说:“如何检验基本功?”经验告诉我们从临帖中验证。检验的标准是:首先,所临的作品必须在笔、墨、章法上遵循原帖,不能只临其大概。其二,选帖要多角度,多风格,不能只限一种字帖,一种风格。如果一个人基本功扎实,不管临什么帖,都不会有困难。这种能写好任何书体和字体能力的人,在艺术层面上出成果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这种在技法和技巧上全面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就是基本功积累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不断的大量临帖来完成的。不临帖,任笔为体,永远徘徊在书法的大门之外。

经验还告诉我们,基础越坚实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选择的方向会越宽泛,学习的兴趣就会越高,实践起来会更容易。因此,在群众辅导中,理念、思维、方式一定不能偏离,把群众书法艺术实践当成良性循环的积累。在教学辅导中要求学员,一要学思结合,循序渐进,对古法有深刻的认识,特别是最初的选帖非常重要,不要盲从。例如:有的学员喜欢行书,一开始就临《兰亭序》,难度太大,很难把握,很多丰富的笔法写不出来,可从平稳一点的赵孟頫行书学起。在对行书技法有了理解之后,过渡到《兰亭序》,才会感到兰亭笔法的精妙。又比如:有的学员喜欢隶书,开始也不能选个性较强的隶书做临写对象,像《张迁碑》,开始学难度较大,不容易盘活,写方、写实了发死不透气,原丝不动放大往往自己觉得很像,其实是描出来的。只要对中性隶书取法的基础上过度到《张迁碑》会大不一样。所以开始学习,选以中性碑、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二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员采取吃偏饭的方式给予指导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灵活的辅导针对性强,见效快,是符合群众文化发展规律的,也体现了群众文化自身的特点,是群众书法实践的有效方法。

三、在书法学习中要解决学员容易忽视的一个基本概念问题

在群众书法的教学辅导过程中,学员们对书法的基本功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但还要解决学员容易忽视的书法实用性和艺术性两者不同层面的概念问题。

实用性是记录语言信息,具有传达语言信息的功能。汉字的实用书写是指日常用字的正确,做到书写规范、统一、稳定就达到目的了。如果能体现出美感,达到字符形体端庄、优美,笔画分步均匀、对称、和谐是更理想了。那么,书法作为艺术与汉字实用书写就有所不同了,它虽然也是书写汉字,也同样具有传达语言信息的功能,但是,它同时又必须具备艺术的属性,具有很高层次的审美功能。要给机械拼合的字符注入生命,使之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我们的部分学员由于认识不到这一点,也是他们进步慢的主要原因。所以,书法必须在实用书写的基础上有更高的追求。从书法艺术角度讲,要从多种不同层面扩展其审美范畴强化其审美功效,强调审美品位、意趣,并不仅是越漂亮越好。我们在辅导时让学员懂得,书法如果仅从简单实用书写所要求的字符构形的均衡、对称、和谐层面界定,是难登上艺术殿堂的。

通过以上对学员的讲解及论证说明,凡是书法所含的各种各样的技巧,都应该纳入基本功的范畴,只有在多方面的训练中不断积累,基本功的功力才会提升。随着功力的不断提升,鉴赏力水平自然提升,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因此,在我们教学辅导中,要从基本功抓起,高度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必须让学员重视基本功的学习,这是学书法的最佳捷径,只有对古贤的继承和笔下的功夫越精纯,学习经典越多,才有可能嫁接、整合,最后才能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文:吴朝印)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书谱 圣教序 传统书法 六体书论 张怀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