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面对香港巴塞尔,广州做好准备了吗?
2017-01-15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艺术风潮此起彼伏,艺术市场风云变幻,谁能预测下一波趋势的走向?在这里,我们将以专业的态度、严谨的观察提供我们的角度和观点。 严谨的观察提供我们的角度和观点。

今年5月,巴塞尔艺术展来到香港,成为文化艺术界的关注热点,身在广州,一个最直观的感觉是,几乎所认识的所有艺术家、艺术批评家、艺术从业者以及艺术媒体记者,在那一周都集中到了香港。

时隔数月之后,我们可以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观察艺术巴塞尔的落户香港,对于中国、对于广东的艺术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1015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师胡震在讲座“西军东征:艺术巴塞尔落户香港的利弊之争”中,对这一问题做了梳理。

在胡震看来,艺术巴塞尔来到香港,是有其艺术史线索的,这一线索就是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延续性的关注。他总结说,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是如戴汉志、莫妮卡·德玛黛、凯伦·史密斯、罗伯特·伯纳尔、乌利·希克、何浦林等为代表的个人进入中国,并成为最早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推手;2002年之后,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资金涌入中国,一批具有外资背景的画廊与机构纷纷出现;在这些基础之上,才是2007年开始的艺术博览会成熟期。

巴塞尔艺博会在香港的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他们的全球布局、全球策略,保持了在国际领域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从不同的角度、或者说从不同的区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在欧洲人的市场中形成了一种共识。这样也导致了在这样一个时间,巴塞尔果断去收购香港艺术博览会,开拓亚洲市场。但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利益与机遇何在呢?

胡震认为,最重要的是借助于这样一个世界一流的博览会,来完善我们国内的艺术市场系统机制。“无论我们现在当代艺术发展得多么好,我们内地从事这一行的人都在感叹,或者都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系统没有规范,大家都不在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比如说搞拍卖的二级市场的去把画廊一级市场的事情给做了,搞画廊的一级市场的又去把美术馆的事情给做了,而美术馆本来的定位是学术展览与公众教育,结果他又去挖掘新人,把画廊的事情给做了。所以后来就变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胆子大,谁敢做一些没有道德或者非法的事情,谁就可能去赢得一时的利益。这个不干净不完善的系统,当你一时间没有能力去修补它的时候,有外因进来,推进你的完善,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变。我觉得巴塞尔落户香港的一个大好处就是可以促进内地的艺术系统往一个好的方向去走,而不是一直乱下去,一直没能发展”。

Q&A

问:巴塞尔落户香港,对广东艺术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胡震:我们经常讲话会从本土出发,或者从自身出发,去讨论和对方的这种关系。其实的话,广东的问题就是中国的问题,其实都是一样的。而且广东来讲,可能条件比全国更糟糕,就是相对北京上海,没有更完善的机制、没有更好的生态。有空我们出去走一走,能说得出广东有一家在全国都很出名的画廊吗?或者我们能够数出巴塞尔标准的,甚至是香港巴塞尔标准的画廊到底有几家,我们能不能数出来?这样和北京比,跟上海比,跟成都比的话,是不是你面临的挑战会更大一些?

问:香港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一个艺术中心,这个角度来说,广州会不会变成一个“灯下黑”的情况?

胡震:“灯下黑”是什么意思,是香港越亮就照得广州越黑吗?如果是这个意思,那真的是这样的,香港越亮,就越反衬出广州的不足。如果是指广州离香港太近了,一些资源也会给吸走的话,也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特别是以前在广州展出的展览,就不到广州来了,就去香港了。这是很正常的,一是香港有一个吸引资源的能力,二是人往高处走,所有人都想往高的地方。既然成本差不多,而且品质更高,我也能够去的,我为什么不去呢?

问: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像楼盘物业一样,一开始是天河的、珠江新城的比较繁盛,慢慢地带动其他地区,海珠荔湾的也开始热起来。香港会不会带动广州的发展?

胡震:这个要分两方面来说,一是说有更好的选择,大家还是选择去香港,这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讲,香港和广州会有互动,关键是怎样的互动。我们在担心香港带走我们的资源,同时香港也有自己的担心。香港要做一个中心的时候,香港不能是孤家寡人的,也必须充分地利用内地的资源。就地缘和文化背景来讲,广州当然是最佳选择了。

但问题是,广州有没有做好准备?香港想和广州产生互动的时候,广州有没有做好准备去做这样的互动?比如香港巴塞尔假如想要广州有更多的介入,广州这种艺术生态是不是有往良性的方向去走?我觉得重点是在这个地方。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广州 罗伯特 艺术市场 香港巴塞尔 戴汉志 德玛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