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西单女孩轰动一时成为网络红人,还上了春晚,那么潘家园里是否也会有从草根到名画家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最广为人知的应该要算模仿启功书法的张雪明,这个从潘家园走出来的画家曾被很多媒体报道过。此外还有许许多多从潘家园走出来的佼佼者已自成气候。”
从坐店到坐家的马笃信:
从艺术馆馆长到潘家园画家
老画家马笃信,获奖无数,但几十年来都默默坚持作画,坚守自己梦想的境地,不为外界所动;还有自学成才的书法家高炳山先生,从牡丹江一跃,摇身一变成了潘家园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成功者;亦有张鹏,其书法作品“厚德载物”曾在2008年奥运会颁奖后作为礼物赠送给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还有准备抹去潘家园痕迹的A先生……
马老师的店在潘家园市场里档次较高的二层书画楼的二楼。被马老师“吸引”源于画店门口的一些泛黄的珍贵的历史照片,还有许多“历经沧桑”但被用心保存下来的资料。当晚,我们来到了马先生位于通州的家里。这是一间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不大,但是和老伴两个人能够在北京过上这样安定的日子,马先生说自己已经很满足了。
从图书馆副馆长到潘家园画家
马笃信,1938年12月生于甘肃天水,1962年毕业于兰州艺术学院,师从吕斯百,工山水、花鸟、人物、工写兼长,画作笔墨苍浑劲逸,意境生动深远。作品发表于多种报刊,曾入选全国第一届山水画展及国内外多种大型美术展并获奖。退休前,任天水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图书馆副馆长,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陇南书画研究会理事兼秘书长、副研究馆员。1998年,59岁的马先生到潘家园开始经营画店至今。
闯入潘家园
1998年,正当马先生还有半年就要退休的时候,一次来北京出差,第一次见到了潘家园。同行的三个人看到潘家园那些廉价而又有质量的书画作品时,向单位申请到了一万块钱。“我们当时花了4000多买了近200幅书画作品,回去之后为单位举办了画展,给单位带来了八万多块钱的收入,这在当时可谓是为单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啊。”马老先生开心且略带自豪地说道。
这次画展之后,马老先生就再也坐不住了,决定提前向单位“请辞”,于是马先生提前半年退休,怀揣仅有的2000元家当下榻潘家园。
为什么要放弃舒适的生活来到北京呢?59岁开始闯荡北京,这不禁会让许多人好奇。“1998年出差到北京,在潘家园一个地摊上卖画人的一番话改变了我。他说:‘不管是美院的老师、学生,还是什么当领导的,只有放下身段,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靠自己的合法劳动来改变生活,有什么可非议的。’正是这一番话点醒了我。”
“以前的潘家园还不像现在这么规范,没有店也没有大棚,只是几间破房子,我就租了一间破房里边的一面墙,冬冷夏热的,实在难以忍受,一个月还要800元的店租。”对于当时身上只有2000元钱的马先生来说,一个月800元钱的店租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与此同时,还要担负各种生活费用,所以只能在北京的郊外租了一间房住,“只有9平方米的房间,晚上放床睡,白天就把床收起来,放桌子画画。”在那间条件恶劣的房间里,马先生完成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为了生计,每天从早画到晚,为了保护眼睛我都是采取自然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个月要完成近一千幅画,画到腰酸手痛是常有的事。”
就是在这样一间不足9平方米、夏天酷热难忍,冬天严寒刺骨的破房子里,马先生坚持了九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加上本来画工就很扎实,画出来的画也很优秀,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青睐,“那时候就周末两天开放,一天卖出的画成千上万不成问题,所以在一年之后就买了房买了店。”
我的画首先得过自己那一关
在潘家园,马先生应该算是个名人了。据马先生说当年在潘家园几乎每个人都认识他,羡慕他生意好。“那时候买家都是用三轮车来拉画的,把其他人馋的。大家都说为什么你卖得那么好,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对自己的画要求很高,首先得过自己那一关,如果自己觉得不完美就会一直画,画到满意为止。”即使是在后来供不应求的时候,马先生也没有向其他人一样在家办个画室,雇几个人应付下,而是始终亲力亲为。正因为马先生对自己的画要求严格,对顾客负责,所以在潘家园奋斗的道路上一路顺利前行,画店的生意更是红红火火。
现在马先生的画一平尺3000元左右,作品《富春图》曾在1998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同年12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展出,1999年10月在国贸中心以8000元拍卖,捐赠给中国扶贫基金会[微博],之后收入《功在千秋扶贫书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马先生现在已经不去潘家园画店了。“我在家画画,店里的一切事情都交给老婆,我不过问的。我只负责在家画画,顾客要什么画跟她说下我在家画就行。画店是一个窗口,让需要的人、懂得欣赏我的画的人有一个渠道。”
从潘家园到琉璃厂再到高碑店:
自学成才的高炳山
高炳山这个名字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或许有点陌生,但是如果一提到“高山”,可能很多人就不陌生了。高山,即高炳山的笔名,早期作品都用高山来署名。在书法的道路上,高先生的步伐可能与大多数人并不一致,他所走的道路也并非大众化的道路。
从东北农村来到京城,从潘家园到琉璃厂,再到现如今在北京有名的艺术一条街——朝阳高碑店拥有一间300平方米的工作室。每一次的转变对于高先生来说都意味着一个又一个的跨越,而每一个跨越的背后都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奋斗和辛勤付出。
牡丹江上的奇迹
高先生说自己1957年生于河北省沧州,幼年随父移居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农村。小时候就很喜欢画画和写字,只是因为生活在农村,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条件不允许,所以尽管喜欢,但并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训练。高先生说小时候自己家里穷,买不起写字、画画的工具,又因为在农村,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直到20岁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人家用毛笔写字,觉得很神奇。从此之后,高先生就开始琢磨着如何写毛笔字。高先生说没有条件去上专业培训班,就自己买了一本字帖,跟着临摹,一段时间后就开始自己写了。他说正因为自己没受过专业培训,所以所有的创作也就不受限制,可以随意发挥。二十四五岁那年,他看到村里另外一个人把自己写的字拿去卖,换来不少钱。于是他又开始琢磨怎么写字赚钱,“当时在农村,首要的目标就是要考虑如何生存、如何赚到钱。”于是他就想到了学校对于字的一些需求,开始了以卖字为生。之后又从事了七年的美术社工作,才开始真正接触书法界的一些人。
跃过牡丹江,游向潘家园
2001年,高先生第一次听说了北京有个潘家园,专门卖书画和古玩品。于是在2001年4月份,高先生就和妻子一起,带着3000块钱离开东北农村,先去了天津,在天津待了四五天,“在天津我买了一支笔,这支笔对我的意义很大,用了三年,所有的字都出自这根笔下,所有的财富也都来自它,所以直到现在我还用布把它包起来保存在家里。”天津之行并没有让他看到什么机会,于是就转战北京。“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到潘家园是在2001年4月份的一个周五,那天去潘家园逛的时候其实人并不多,记得有个叫小蒙的人跟我说你要周末到潘家园,才能见识到什么叫人山人海,才能感受到潘家园市场的需求量有多大。于是第二天,也就是周六,我又一次到潘家园,看到了潘家园潜藏的商机,于是就决定在潘家园‘安家落户’了。”
“我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到潘家园的第一天,我就卖出了350块钱,这是我在潘家园的第一桶金,对我来说真的已经很多了,而且是我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的。”
现如今,高先生在潘家园已经有了三家店,一家在古建二楼,十七平方米左右;一家在西门新建的二楼,也是十几平方米;另一家在大院里,两平方米左右。妻子、大小女儿齐上阵,一人各管一家。
准备悄悄离去的A画家
潘家园正门对面一栋小红房二楼东南角的一间书法店是一个叫A的书法家经营的,当天正好在外地出差,回京后又将直奔呼和浩特等地,过几天又要出发去青海、福建等地。A先生坚决不让报道出他的名字。
A先生现居北京。在书法艺术上,七岁习书,潜心翰墨数十年,四体皆工,尤以隶书、行草书见长。隶书直追秦汉,行草收秦汉篆简、帛书笔意融于书中,博采诸家,追求金石意蕴,字体险峻奇崛,柔逸高古,真率自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先生的书法,既有“汉隶”、“秦隶”的遗韵,又有时代的审美情趣。继传统于字里行间,出新意于法度之外。书禅一味,亦庄亦谐,给人以高山流水、独树一帜之感。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书展,并被海内外博物馆及著名人士收藏。
A先生现在店里一幅字的价格动不动就3000、6000元,在十几年前可没这么高,几十块钱一幅是常见的,多则上百一幅。与很多刚来潘家园时生活拮据的人不同,A先生说因为自己来潘家园之前有一定的经济积累,也有退休工资,所以在经济方面是没什么压力的。他说自己刚来的时候就在潘家园附近租了一间房,生活上没有太大的困难,每天的生意也挺好的。A先生很愿意让人了解他现在的情况,但不愿多谈潘家园,更不愿告诉别人在潘家园奋斗初期是否遇到过一些艰辛。据熟识A先生的人介绍,A先生在潘家园已有13年了,前三年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在露天大院里经营书画,2003年拥有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画店。数年后,市场再次改造,A先生就把原来的店转让了,花了14万在新建的那边拿到了两间店,打通之后,变成了一家更大的店。现在的A先生在潘家园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的名气,作品被人熟知之后,当然求字者也络绎不绝。在潘家园,A先生的书法可谓是数一数二、位列前茅的。在潘家园偌大的市场里,他的书法以其独有的风格吸引了无数的爱好者。
但是,A先生就要离开潘家园市场了。也许,已经成了大名的A先生想抹去在潘家园的印记,但潘家园一定会深深根植在他的心中。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