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旅美画家杨燕屏:从为领袖画像到以个人心灵描绘自然之美
2017-01-1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吾艺网11与额日讯】北京画院于10月举办了旅美画家杨燕屏的画展。画展上,人们惊讶地看到许多中国当代画坛的重量级人物——李天祥、詹健俊、赵友萍等。引人注目的是,著名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也出现在画展上。

开幕式现场的多数观众并不了解,眼前这位年近80岁、身着中式长裙、雍容热情地向来宾表达谢忱的女画家杨燕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暴得大名,在美国举办的“当代中国绘画”巡回展中,与吴冠中一道被评论家大加称赞。

28年前,杨燕屏离开中国赴美,经过多年奋斗,绘画才能受到西方美术界的高度评价,作品被联合国、大英博物馆以及许多著名画廊购买收藏。

杨燕屏的艺术人生充满了大开大合的“反转”:

——她曾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做过吴良镛的学生,后来却选择绘画作为毕生事业;

——她曾调入北京美术公司,以画主席像和外国元首像为工作,后来却以自然风景和中国文字为创作题材;

——她热爱中国水墨画,后来却打破“黑白法则”,令绚丽典雅的色彩成为个人绘画最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随心而改变的职业选择

吴良镛在观看画展后提醒人们,不要忘了杨燕屏曾是个建筑师。他认为,杨燕屏画作中特别出色、他人不能及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她在建筑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内涵。

杨燕屏1934年出生于南京,父亲是电力工程师,母亲酷爱中国古典文学。她的童年在颠沛流离的战乱中度过,举家随着父亲工作调动而不断迁徙。1952年,杨燕屏考入清华建筑系,六年制的严格专业训练给予她追求完美的工作习惯,美术课程开启了她对绘画的热爱。

毕业后,杨燕屏放弃建筑专业转而成为职业画家。她说,与建筑设计专业相比,我更加喜欢绘画,喜欢中国诗词。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建筑设计理性成分较大,约束也多,绘画是我可以释放情感及得到心灵满足的世界。

吴良镛说,她的山水水墨风景我特别欣赏,有一些别具一格的技法,“我认为是她心灵的散发”。

杨燕屏说:“作为个体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和时代背景。我很幸运的是能够在那个时代实现了个人的选择。”

在开始接触水墨之前,杨燕屏搞了20多年油画,这让她对于色彩的熟悉和认识与传统国画画家不同;而建筑专业的教育和素养,使她在艺术发展中有与其他画家不同的思考。

或许被很多人看来是“坎坷”和“弯路”的经历,杨燕屏的理解是:“人的一生做什么事情都可能,只要认真做就不会没有收益。”

从命题作画到自由挥洒

在杨燕屏艺术生涯起步的年代,自由创作的观念既“另类”且根本无法实现。

虽然北京市美术公司是“文革”期间少有的可以画画的单位,但绘画的主题和形式都是严格规定的。杨燕屏被分配在美术公司油画组,主要是画主席画像及马恩列斯领袖像。这是要求非常规范的任务,造型色彩不能有偏差,而且尺幅很大,很耗体力。她仅在“文革”后期有机会画小风景,并有两次去外地写生创作的机会。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风在各个领域劲吹。1980年,杨燕屏调入北京画院,这是她在国内创作最丰富、活跃的时期,绘画才能喷薄而出。她不仅画油画,也在对周围画家的观摩中自学国画。不久就二者并举,既参加美协及油画研究会班的油画展出,也参加国画展出。

1981年,杨燕屏和曾善庆、王乃壮、李秀实在中国美术馆办“四人联展”,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的郁风大呼看到了“中国现代绘画新发展的可能”。

1983年至1985年,由旧金山中国文化中心资助的“当代中国绘画”在美国8个城市的博物馆展出,引起了轰动。杨燕屏和曾善庆夫妻也开始了在美国的艺术生涯。

当代西方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学术泰斗苏立文撰文回忆彼时见到这对夫妻的情形:“我们走进了他们窄小的卧室,比床大不了多少,床下用来存放他们的画卷,他们展开这些画卷供我们审视。”除了激情与刻苦,杨燕屏的才华令他震撼:“中国美术界的黎明开始破晓之际,当她在田野休憩时,她或写或绘,她已经是一个全情投入的画家。”

初到美国时,艺术家首先面对的不是创作理念的颠覆,而是捉襟见肘的物质贫困。杨燕屏夫妻曾经历过背着画筒、暖水瓶和自制三明治到纽约看博物馆、找画廊,没有画案在地上裱画的事。他们最大的理想,是拥有有得心应手的工作室,不受干扰的创作环境和足够的时间。

赴美之后前六个月,他们享有由杨振宁先生主持的与中国教育交流委员会CEEC提供的研究员奖金,之后的收入来源就是通过画廊卖画。

创作有色彩的中国水墨画

杨燕屏此次画展的作品时间跨度很大,观众可藉此了解近30年来她创作的脉络。

她习惯把瞬间出现的灵感和构思随手记下来,然后在大纸张上开始创作。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成熟。她说:“这种实验式的方式充满了不定性和挑战性,好像一个没带地图的人在原始森林中旅行。在这个旅途中,苦恼与惊喜伴生。有时候作品的开始和结局面貌截然不同。也有的作品会因半途卡壳,晾了几年才完成。当然,偶尔也有随手即得的作品。”

杨燕屏画作中令人驻足最多的是“荷花”主题的作品。这些画作有浓烈而典雅的韵致,花和叶枯萎透明,在寂静的池塘里弯折,中国诗词蕴藉的秋意跃然纸上;与此同时,艳丽而富有生机的色彩,却透露着西式的奔放与华美。

评论家贾方舟认为,杨燕屏的艺术实践浓缩了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最显著“融合”的特征,具有“兼容”的精神。

他认为,传统水墨画在上千年的发展中,为适应文人的审美趣味,强化水墨的表现力,不惜削弱甚至放弃色彩。而杨燕屏的作品,不仅保留了水墨画本有的敏感、微妙、层次和趣味,而且充分体现出色彩的魅力。

作为一个对中国意象十分痴迷的画家,在西方社会生存,是否有文化方面矛盾和孤独感?杨燕屏说:“孤独是一种境界。在国内,是一个众生合唱的场合,但作为个体可能无法分辨自己的声音;在西方世界里,我是一个独唱者,可以清晰地审视自己。” (文:刘江)

责任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北京画院 吴冠中 旅美画家 杨燕屏 贾方舟 为领袖画像 个人心灵 描绘 自然之美 吴良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