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浙南游击根据地四画家》中四画家其人其画
2017-01-15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作者:吾佳
文章分享至:

 

夏子颐的《闻一多像》(右为叶圣陶题写的《浣溪纱》)

 

陈沙兵的速写《胡景碱同志在调解纠纷》

 

葛克俭的木刻《以工代赈》

 

张怀江的木刻《游击队员在学习》

 

张怀江、陈沙兵、夏子颐、葛克俭合影于1946年。

张怀江(1922-1989)

温州乐清人。原名隆超,笔名施木、槐岗等。

自幼酷爱绘画,11岁即在上海《儿童世界》发表钢笔画《鹅》。后就读温州师范学校。1938年,从版画家野夫开始学习木刻,以处女作《保卫祖国》开始木刻生涯。1939年冬参加浙江战时木刻研究社木刻函授学习。1947年入党,次年参加浙南游击纵队,从事美术宣传工作。全国解放后,任温州地委宣传部教育科副科长、文艺科副科长。1950年起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曾任学院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

他毕生致力于黑白木刻的创作、研究和教学,尤其擅长于人物。其版画的主基调是尚实、黑白、人物和江南。作品构图严谨、黑白强烈、语言洗练、用刀富于力度和金石味。

陈沙兵(1920-1979)

原名素屏,温州市区人。14岁拜林玉笙为师,习工笔仕女画。18岁任小学美术教师。1939年加入野夫、金逢孙创办的木刻研究社。不久,与葛克俭、杨涵一起创建木刻通讯社,编辑出版《木刻通讯》。1944年秋,考入英士大学艺术专修科,师从国画大师潘天寿。

1946年,转读上海美专,参加中共地下组织,组织学生运动。后奉命撤离上海,转移至浙南游击区,在特委组织部参与主编《浙南周报》的《画刊》工作。

解放后,任温州地委宣教科科长、文艺科科长。195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后调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反右”运动中被错划“右派”。1979年,他的“右派”问题得到改正,同年因病去世。

夏子颐(19182000)

别名立如,温州市区人。1934年进施公敏画社学习国画,1939年参加浙江战时木刻研究社主办的木刻函授班学习,从此开始了新兴木刻的创作生涯。先后加入黑白木刻研究会、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1年参与组织永嘉战时木刻通讯社,出版《木刻通讯》,并主编出版《瓯江木刻集》。1942年考入国立东南联大艺术科,师从潘天寿。1946年转学上海美专,又得刘海粟校长亲授。

1948年在浙南游击纵队任宣传队长,1949年任中共温州地委文工团艺术指导,1950年调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曾任附中校长、美术师范系主任等职。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致力于国画及中国古代版画、传统水印木刻研究。所作花鸟画笔墨简练、活泼清新。

葛克俭(1923 )

笔名葛原,温州市区人。历任浙江省文化局美术组组长、浙江群众艺术馆美术处主任、《浙江画报》责任编辑等职,现为浙江省林学院离休干部。

早年受业于林玉笙画室,习工笔仕女,曾任广化小学美术劳作教员。1939年冬,参加浙江战时美术工作者协会举办的第一期木刻函授班学习。和陈沙兵、杨涵等组织永嘉战时木刻研究社,被推为负责人,并决定出版《木刻通讯》,同时成立永嘉木刻用品社,进一步普及木刻运动。1943年考入东南联大艺术专修科,师从潘天寿学国画,师从倪贻德学西画。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从事植物科学画研究和创作,出版《浙江树木图谱》,同时从事国画写意花鸟画创作。

责任编辑:吾佳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张怀江 陈沙兵 夏子颐 葛克俭 中四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