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豪掷1.7亿元购得毕加索名画,到底是贵还是捡了便宜?这家屡屡遭受资金链质疑的企业如此高调地进军艺术品市场目的何在?
企业已经成为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主力,美国很多著名的博物馆都是由企业出资兴建,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内涵。但日本企业也曾遭遇过艺术品投资的滑铁卢,这次万达的命运会是怎样?
万达3000万美元买一张画:捡漏儿了
北京时间11月5日上午8点半,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1.72亿(2816.5万美元)购得毕加索名画《两个小孩》。据悉,现场有欧洲、俄罗斯的多位买家争夺这件作品,出价大约30次后,万达集团把其收入囊中。
毕加索是现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其作品一向稳居国际艺术品市场成交榜价格前列,其作品总成交额也2004年《拿烟斗的男孩》以1.0416亿美元成交;2010年5月《裸体、绿叶和半身像》拍出1.06亿美元的天价;2013年3月收藏大鳄史蒂芬·科豪掷、1.55亿美元买下了毕加索1932年的作品《梦》,刷新毕加索的最高拍卖纪录。
此次拍下的《两个小孩》被认为是毕加索风格成熟期的代表作,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是其3岁的儿子克劳德和1岁的女儿帕洛玛,是毕加索本人做喜爱的作品之一。万达表示,其心理价位是5000万美元且志在必得,而最终仅以不到3000万美元就能将毕加索的名画拍下,这次“土豪”钱多但没干傻事。
此前万达一直致力于收藏国内顶尖级艺术家作品。不过国内艺术家作品价格比较容易出现大幅波动,而国外大师级艺术家作品则相对稳定,可以看出万达在艺术品收藏上的提升。事实上,两千多万美元的价格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远谈不上天价,此事能够引发关注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买家买下了一幅外国作品,并且又是一家屡屡遭受资金链质疑而对待高价收购又一反常态地高调的企业。
不过目前国内以企业为主体投资艺术品的行为确实越来越成为主流。据非官方统计称,在2007年前后的那一轮艺术品热潮中,只有40%的成交额是来自企业的购买行为,而在2010、2011年这一轮热潮中,业界普遍估计这个比例可能达到七、八成。而企业投资艺术品在国际范围内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美国企业投资艺术品:目的不在赚钱
日本“土豪”豪购艺术品惨遭滑铁卢
在国外较为成熟的艺术品市场上,企业、机构一直是投资主体,其艺术品投资收藏也显得更为专业和理智。
美国著名的纽约现代美术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就是1929年由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洛克菲勒的儿媳,也即小洛克菲勒的妻子主要出资兴建的。自此,美国开始有了第一家收藏当代艺术作品的博物馆,在推动艺术发展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梵高、塞尚、毕加索等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被世人所接收,MoMA功不可没。
可以看出,国外企业投资收藏艺术品,主要目的并不在赚钱。企业家可以完全凭个人爱好,随心而为;但是企业往往需要与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品牌形象等结合起来,进行“有主题、有系统”的收藏,这样可以极大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树立高端的企业品牌形象。
日本企业在艺术品投资市场上,更早地扮演过真土豪的角色。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非生产工具上,也促使艺术品投资在日本逐渐繁荣,大企业、富裕阶层大肆投机艺术品。
1987年3月,著名的安田火灾和海事保险公司买下了梵高的《向日葵》,付出了3900万美元。大昭和纸业公司董事长齐藤良平在更是挥金如土般地以1.606亿美元,收购了雷诺阿和梵高的两幅画,其中雷诺阿那幅7810万美元,梵高的《加歇医生像》8250万美元,创下当时油画交易史上的最高价。
日本泡沫经济在1991年破灭,日本经济便陷入战后最大的不景气状态,艺术品市场无限美好的繁荣景象也戛然而止,开始量价齐跌。日本收藏界后来反思,在众多买家不计成本的炒作中,这些名家画作失去了基本的艺术价值,风险系数被无限放大。艺术品投资成了“击鼓传花”的游戏,谁接最后一棒,谁就将为前面所有人埋单。
万达资金链隐忧:艺术品投资容易套现难
国内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扩大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文化、公益慈善行为、广告公关、抵御通胀、另类投资、拓展文化产业以及合理避税,以上这些,都是刺激企业进军艺术品市场和大量购买收藏品的动机。
一般而言,艺术品投资的收益率与股票和债券相当,在部分阶段甚至超过这两个传统投资品种。大部分研究都认为,艺术品投资与股票、债券市场的长期收益率相关性极弱,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品作为投资的一种类别,它可以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此前流动性极为宽松、随后经济出现调整增速放缓再到如今面临“保增长、调结构”的局面,企业经营环境冰火并容,此时万达高调收购艺术品,引发了极大关注。
事实上,此前针对万达资金链问题的质疑始终没有停歇过。此前据媒体算推断,万达的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90%左右,其高速扩张依赖于高负债率。
而到了2013年,万达在全国范围内投资了数个万达城项目,粗略计算,文化旅游项目投入已经超过1500亿元。同时,万达还完成了对AMC高达170亿元的并购,并在青岛豪掷500亿元兴建青岛东方影都项目,打造“中国好莱坞”。而文旅项目和文化产业都是长线投资,回报慢且风险较大,更加剧了外界对万达资产负债率的怀疑。
尽管大连万达集团企业文化负责人、著名收藏家郭庆祥对媒体表示,“万达这么多年只买画,从来没有卖过一张画,一直都是靠企业收益来养收藏。”王健林也称,“从来没想过要赚卖画那点小钱儿”。不过当日本企业沉浸在艺术品投资泡沫中时,又有谁会想到其破裂的速度如此之快?
从日本企业投资艺术品失败的案例来看,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对艺术品本身价格影响不大,但企业对资金链非常敏感。企业一旦陷入资金紧张,便急于将艺术品套现,而艺术品又属于套现比较难的品类,极容易造成艺术品价格大幅缩水,为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结语
艺术品投资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可以在资金状况良好时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牌内涵;但当企业资金状况出现问题时,艺术品投资会成为最大包袱之一。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