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豪迈的韩城行鼓
合阳提线木偶戏
渭南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秦腔、大荔同州梆子、富平阿宫腔、华阴眉户、合阳跳戏等多种戏曲源远流长;华县皮影戏、合阳提线木偶戏古老璀璨,被誉为“戏曲的活化石”;华阴老腔更是被称为“东方的摇滚”;韩城秧歌独具匠心,融民歌、说唱、舞蹈为一体;澄城刺绣、皮影雕刻、渭南面花等民间艺术巧夺天工;韩城行鼓、合阳上锣鼓、富平老鼓威震四方;蒲城秆火绚丽神奇;澄城尧头窑古朴厚重。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成就了渭南民间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品种繁多……
韩城行鼓篇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是韩城群众沿袭模仿元朝蒙古骑兵军阵鼓乐,演变而来的民间祭祀和欢庆丰收的鼓乐。
韩城行鼓风格粗犷豪迈,方阵威武壮观,队形丰富多变,场面动人心魂。表演时,鼓手组成大型方阵,仰面朝天,成骑马蹲裆式,神气十足,强劲刚烈的鼓点,似黄河咆哮,如万马飞奔,敲到高潮处,鼓手们如醉如痴,狂跳狂舞,达到“醉鼓醉镲”的最佳境界。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目前现存的鼓谱有《老虎磨牙》、《钉圪巴》、《上坡》等20多种,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合阳面花篇
在合阳的婚丧嫁娶、寿诞生日、祭祀等活动中,都少不了面花,面花在当地称为“花馍”、“花馒头”。
合阳的面花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简洁生动的贴花型,类似浮雕,装饰性的面花和作为底座的大馒头连成一体,代表作品有“娃娃馍”“贴花馄饨”。二是夸张性强的变体型,选取花鸟虫鱼、水果蔬菜等为特征,处于似与不似之间,如端午节的“艾馍馍”。三是富丽堂皇的插花型,呈立体状,有的甚至做成几层,十分壮观,这一类品种最多,用途最广,也最引人注目,代表作品有“老虎馄饨”“插花馄饨”“娃女子”“鱼儿变娃”等,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合阳提线木偶戏篇
提线木偶戏是合阳独有的古老地方剧种,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起于汉而兴于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偶人系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到十二根不等,按具体情况还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到二十余根的。偶人通高80至90厘米,重3.5至5公斤。通过线戏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却又有浓厚的木偶特色,合阳提线木偶戏独特的声腔,被称作线腔,已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影戏篇
皮影戏,又叫傀儡戏、灯影,是在灯光的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来演戏。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明清为鼎盛时期,原为宫廷戏,唐以后流传于民间,在音乐演奏中以打击小铜碗为主节拍,故称之为“碗碗腔”。表演一般由五人组成,分别司职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后槽。其唱腔多为碗碗腔,属于板腔体,其腔调分花音、平音、哭音,声调刚柔兼济、典雅清丽、细腻委婉。目前,渭南皮影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地。
华阴老腔篇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2006年6月,华阴老腔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荔刺绣篇
大荔刺绣历史悠久,现分布于县境内高明、朝邑、石槽、八鱼等乡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洛河为界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大荔刺绣针法齐全,在花朵和动物眉毛等细部描写时多使用绷花技法,显得图案饱满、精神十足。多用作小孩服饰、舞蹈道具和收藏品。服饰有小孩鞋、帽子、裹肚、嫁衣、手帕等。
剪纸篇
剪纸艺术在渭南地区分布广泛,有不断汲取当地皮影雕刻手法演变而来的朝邑剪纸,也有独特的立体纸饰艺术合阳纸塑窗花,还有何刘剪纸、富平剪纸、华县剪纸等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朝邑剪纸分布于大荔县朝邑镇及其周边地区,被誉为“窗户上的皮影戏”,造型小巧,高约10cm,宽约5至7cm,图案纹饰丰富,有狗牙、马牙、小狗牙、锯齿、米点等形式,镂空疏密有致,一般成组出现,一组表示一个戏剧场景。
民间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在,渭南正在积极努力地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守护人民精神家园,使渭南市民间艺术发展更加灿烂辉煌。
责任编辑: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