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美丽》 敖二春
展览城市: 广东 - 广州
策展人员: 郁婷
学术主持: 胡斌
展览时间: 2013-11-30~2013-12-15
开幕酒会: 2013-11-30 19:00
展览地点: 华南师范学美术学院
主办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团委学生会、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学生会
承办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参展人员: 陈锦潮、李汉周、黄春风、高玉卓、陈燕贞、张青、樊伟、陈冬燕、高伯寅、林苑、郑元师、杨文华、余兆权、敖二春、赵轩弘
备 注: 学术讲座:生物、身体实验与当代艺术新趋势
主 讲 人: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讲座时间:2013年11月30日晚上8:30
讲座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阶梯报告厅
展览作品:
《旅行者》 陈冬燕 高伯寅
《窗里窗外》 陈锦潮
《舞台:父亲》 樊伟
《shose》
高玉卓
《丛林日记之十五》 李汉周
《物化变体系列-no.5》 杨文华
《痕》 赵轩弘
展览介绍:
“艺术家”这个概念作为一个当代化语境中潮流而耀眼的称谓,在相当一部份情况上是被意念化和鼓吹的。然而,在最初的时代环境中,却根本不存在“艺术家”这一说。最原始的艺术家其实就是工匠,巫师和手工艺人,有着政治,宗教和社会传播义务的社会服工。那么,当时代已经肯定,艺术家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身份的时候,艺术群体、艺术机构在界定什么是艺术家的同时,艺术家本身也会思考什么是艺术家?
当“艺术家”这个身份名词从社会语境下的具有可认知度的标识群体指向一个处在交叉边缘的特指群体——“艺术研究生”的时候,这个身份问题也会因为这个群体本身的话语形态和指向性显得更为模糊。
以“对角线”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所指涉的是在若干对应的线条关系和环境角色中,个体的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认知在群体形态中突显的整体性分化。
这若干对应里,首先对应的一组关系,是作为学院艺术生与艺术爱好者之间本位的身份辨识。作为处在学院体系的艺术学生,研究生对于他们来说是什么,艺术对于他们来讲又具有什么意义?他们是因为爱好艺术而成为艺术研究生,还是只是一个研究生?其次对应的关系,是社会环境中的“艺术家”与学院体制里的“艺术家”在身份上的定位。身份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和理想无疑都具有相对的义务和高度。当一个艺术家在社会上,不论是否处于体制之内的被认可时,他本身所需要建构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度也同样是被认知的。而学院体制里的“艺术家”们,他们对于艺术家身份的定位是什么,诉求是什么,关注度在哪里,责任感体现有哪些,高度又指向何处?他们是如何界定自己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想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他们在“体制之内”又在“体制之外”,他们和社会接洽又与院校接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艺术家”身份的定位和诉求,其实隐射的是当下社会整体环境中对于“艺术家”身份的认识。这种认识在形态话语被不断消解的同时,艺术家的职业身份也在身份诉求的过程中被不断的消解。而对于“艺术研究生”这个特定的群体来说,话语形态及指向性显得非常私人而且被动的同时,身份的诉求也在同样被动化。第三个对应关系,是“艺术家”之于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的意义。对于艺术爱好者,艺术家身份或者是一个理想,一种高度,一份兴趣;对艺术工作者,艺术家身份或可是一个职业,一份义务,一种自觉的敏感度,甚至一件工具。是艺术工作者、艺术爱好者、或者仅仅只是艺术研究生?这些关系之间如何去界定,与个体自身的形态语言和认知有直接关联。在这里身份的辨识和定位重新在一个对自我取向的认知问题上变得有趣。然而更有趣的是,当以上这些不确定性的问题在今天参展的每个个体身上存在并被整合到一个整体中去时,角色问题却突然变得简单直白,并且分化清楚。
展览以“艺术家——艺术研究生”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对“我是艺术家/我不是艺术家”的这种个体间角色自问的对应关系的探讨,以每个参展作者自我形态的取向和关注的视角为切入点,以最简单的呈现方式去共同探讨在“艺术研究生”这个特定的阶段语境下,对于“艺术家”身份价值理念的存在和自我意识的认知。同时也让每个参展作者在参与本次展览的过程中,思考其自身明确的价值取向性以及未来对于“艺术”与“艺术家”之间的形态关系。
这个展览同时也是校友江衡赞助的一次特别的展览。它的意义不止在于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更在于通过一次整合的展览活动,使参展的作者在参与展览的过程中必须自发的去探讨、认识、和发现自己。
责任编辑: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