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陈章绩
在艺术创作上,他们强调岭南画派的传统——到生活中去,而这个理念即使是放在今日也同样适用。
艺海循真
本期专家:岭南书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章绩
文、图 记者林琳
今年正值广州美术学院60周年,在各种热闹的庆典中,我回忆起在这里读书、从教的经历。有幸受教于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先生,并从他们那里学到艺术创作的观念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使我受益终身,也使我立志将其传递给后辈的艺术学生们。
两位先生对我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多年的言传身教。在艺术创作上,他们强调岭南画派的传统——到生活中去,而这个理念即使是放在今日也同样适用。记得有一年,关老、黎老都已经50多岁了,还带着我们一班学生到湛江参加造海工程。在那里,我们跟群众一起劳动,搬石头、运泥、填海,同甘共苦。在劳动之余,他们两位也不忘写生、速写,记录下一个个劳动的场面。
令我印象同样深刻的是关老带领我们到新会参加农村生活,我们在农田里劳动、创作。最近我在北京举办的展览上展出了两幅旧作,就是1959年跟着先生们下乡时画的写生作品。
很多人问我,我的作品有没关老、黎老的痕迹。我觉得我接受了他们的教导,也传承了他们的精髓。岭南画派从高剑父开始,就提倡一手向传统,一手向西洋,这个观点很正确,两位先生在授课时也向我们贯彻这些思想。
我在教学中也坚持传递这些理念,要求学生们到不同的山水中去写生,见识各种花鸟并创作。因为美术就是用来表现美的,要让人们能获得美的感受,所以画家在选择主题、表现方式、用色用墨上都要追求美感。虽然现在的艺术百花齐放,但是我认为,“齐放”的应该是花,不应该“放毒草”,艺术不能以丑为美,这也是我一再向学生强调的。另外我发现,以前学习美术的时候很重视速写,而现在的学生们生活比我们当时更丰富了,很难把精力集中于此。所以我想我还会继续“喋喋不休”,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把岭南画派的这些理念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