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艺网11月26日讯】昨天,又一档文化类节目《成语英雄》在河南卫视首播,与崔永元、钱文忠一起担任嘉宾——“成语先生”的,还有著名漫画家蔡志忠。
这位自喻“把国学茅台酿成鸡尾酒”的漫画、国学双料大师,在接受《解放周末》专访时说,无论上电视还是画漫画,都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在他看来,比死记硬背、不明其意更可怕的是思维僵化。
一个缺乏想象力的社会要激发出创造力,很难
成语不只是用来修辞造句、写作文的,它之所以流传得这么久远,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珍贵的思想价值。
保持独特的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思维,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记者:据说这次参加《成语英雄》的录制是您第一次亮相大陆电视荧屏,吸引您参与这档节目的原因是什么?
蔡志忠:是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记者:为什么?
蔡志忠:上电视并不是我最拿手的,参加这档节目主要是为了孩子。
记者:为什么说是为了孩子呢?
蔡志忠:通过这个节目,我见到了不少优秀的孩子;但也注意到了一些现象,我发现有些孩子已经习惯了接受死记硬背式的教育。举个例子,让你用画画的方式让对方猜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怎么画?我发现有的孩子把这8个字拆开来,画了8幅画,分别对应8个字。如果他能了解这则成语背后的故事,就会发觉其实很简单,只要画诸葛亮对着周瑜,这边有战船,那边刮一阵风就行了。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成语今天的意思跟当初的本意并不相同。就像大多数人都知道“天衣无缝”这则成语,不过可能并不知道它的原意是指古印度修行者把一块两丈的布披在肩上,再从身上绕一圈,打个结,当作衣服穿。天竺修行者的衣服没有缝,没有剪裁,这才是“天衣无缝”的本意。
记者:死记硬背的结果,就是把成语的本意给遗忘了。
蔡志忠:除了遗忘,还存在不少曲解。比如“闭门造车”,现在,很多人用它来比喻做事情脱离实际。它的原意却刚好相反:智者不需要打开窗户,就知道外面的天圆地方;不用走出门,就知道天下事的变化。
还有,比方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家都理解为即使学问或者成就到达了很高的境界,仍需继续努力才能进步。其实这则成语来自于禅宗,意思是一支百尺的竿,你已经爬到头了,再也没有地方可去,接下来只有忘却自己,纵身一跃,才能到达更高的境界,所谓大死而后生。
记者: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蔡志忠: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孩子明白,成语不只是用来修辞造句、写作文的,它之所以流传得这么久远,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珍贵的思想价值。
还有一点,对孩子来说,比死记硬背、不明其意更可怕的,是僵化的思维模式。比如“夸父逐日”这则成语,老师通常是怎么解释的呢?夸父一辈子追赶太阳,这种执着的精神多么可贵啊。我却觉得,还可以换一种眼光来解读:夸父一直在追逐不切实际的梦想,结果只能燃烧自己、牺牲自己,没有什么成果。
记者:不一定要有标准答案。
蔡志忠:填鸭式地给孩子灌输标准答案,他们的思考能力会越来越萎缩。就像“愚公移山”,大多数孩子受到的教育是:愚公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学习。可按照法家的观点,愚公要想走出大山,只要开一条路就行了;按照道家的说法,你既然选择了深山,就安心待在里面好了;以现代人环保的眼光来看,愚公凭什么破坏自然资源呢?
记者:本可以“百家争鸣”的,而现在一千个孩子眼里却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
蔡志忠:对一个人来说,保持独特的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思维,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之所以参加这个节目,包括我画的漫画,就是想要激发人们特别是孩子的想象力。一个缺乏想象力的社会要激发出创造力,很难。
如果连目的地都不知道,就忙着上高速公路跟别人飙车,岂不是很荒谬
每个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妈妈不知道;每个人都可以厉害一百倍,只是自己不相信。
我们的身体和基因来自于父母,可大脑里的软件却要靠自己管理。
记者:为什么我们会时常感觉,今天的孩子想象力好像不是那么强,还缺少一些属于他们年纪的天马行空的想法?
蔡志忠:可能和父母的教育影响也有关系。许多父母是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我这么爱你,你怎么可以不按照我所期望的那样做?他们一心要求孩子达成自己的期望,并不关心孩子这么做是不是快乐,或者到底适不适合走他们希望孩子走的那条路。所以,帮助孩子不仅是帮助他们激活认识外在世界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认识自己。
记者:您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听说您的女儿小时候有一次数学考了零分,您还带她去吃大餐?
蔡志忠:我对她说,考卷上有这么多道选择题,你居然一道题都没有蒙对,这也需要很大的运气,要请你吃饭,哈哈!(大笑)
我一直觉得,她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跟她数学考一百分还是零分没有直接关系。重要的是她要有梦想,还要有追逐梦想的勇气和智慧。
记者:梦想虽然有些虚玄,其实它比分数更实在。
蔡志忠:每个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妈妈不知道;每个人都可以厉害一百倍,只是自己不相信。我们大多数人的一辈子,就像徐志摩的诗,“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来,不明不白地走。人生旅途百十年,如果连目的地都不知道,就忙着上高速公路跟别人飙车,还不愿意去休息站想想未来的方向,岂不是活得很荒谬?
记者:在您看来,人生的方向应该如何寻找呢?
蔡志忠:这种寻找越早开始越好。一个人一旦有了自省的能力,就要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是谁,就是要衡量自己的筹码,我可以做什么;我要到哪里去,就是想明白我想要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跟我想要做什么不见得是一样的。现在有不少孩子都想当歌星;可是能当歌星跟想当歌星是两回事。一定要想明白。
3岁半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4岁半就想得很清楚了。我跟许多人说,我是4岁半“开悟”。
记者:不要说4岁半,对很多人来说就算穷尽一生也没把这些问题想明白。寻找人生方向是不是需要很高的天赋和悟性?
蔡志忠:人们都说智商来自于基因,我却想打一个比方:一百个人买了一百台电脑,有的电脑是双核芯、大内存,配置特别好;有的性能就不怎么出众。不过这些只是硬件的差异,更重要的差异其实在于软件。人的大脑就好比电脑的软件,有些人的大脑里装了1000本书,有些人则装了许多网络游戏。我们的身体和基因来自于父母,可大脑里的软件却要靠自己管理。就像美国哲学家弗洛姆所说,我们生之于父母;但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要重生一次。
通过这些文字就可以得到古代圣贤们一生的经验,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读书为的是努力抓住作者的意,而不拘泥于文字本身。
我只画我懂的,我只画我同意的。
记者:您对生命的种种感悟,是不是有些也是从读过的国学作品里受到的启发?
蔡志忠:受过很多启发。我们每个人都脚踩着大地,头顶着天空,身上都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就是这样存在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一辈子一定要读一遍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
记者:现在有不少年轻人觉得,国学经典离现代生活太遥远了,常常读不下去。
蔡志忠:没关系,那就看我的漫画啊!(大笑)我的国学漫画都取名“说”字,“庄子说”、“孔子说”,就是为了不吓跑读者,因为“说”是现在进行时嘛,会让人放松、想读。我还给每一部都配上副标题,比如《庄子说——自然的箫声》、《孔子说——仁者的叮咛》、《老子说——智者的低语》、《禅说——尊者的棒喝》,都是形容声音的。
其实,古代圣贤说的话、留下的文字,并没有多少。老子终其一生写了五千余字的《道德经》,庄子一生写了八万七千个字的《南华真经》,我们通过这些文字就可以得到他们一生的经验,这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所以我觉得读书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国学经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