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是当代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市场形态,艺术品作为非生活必需品,惟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个市场才会显露头角。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艺术市场也不必然只与收藏和投资挂钩。以往简单将艺术品收藏、投资与艺术市场划等号的观念,已经导致艺术市场步入困境,而令艺术市场重回正轨的未来之路,需要慎重考量更具有艺术普及意义的艺术消费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艺术品本质与更广大的审美人群产生更为贴切的对话,最终使得艺术市场摆脱当下的胶着困境。
渐陷困境的艺术市场
可以带回家的艺术”、“人的生活应该是艺术品”、“生活艺术品博览会顺利闭幕”、“将生活变成艺术品”、“让艺术为生活加点‘料’”……不必惊讶,这些吸引眼球的词句,都是摘录自谷歌搜索引擎中,15万余条与生活艺术化相关的新闻标题。最近五年来,原先“高贵冷艳”的艺术品交易,随着城市人,尤其是城市中产阶层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纷繁复杂的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不得不看的一个有趣现象。
但在圈内人看来,这一切似乎并不如意,毕竟,当下艺术品市场主体已被专业投资人所掌控,甚至连话语权也被它们牢牢把握,尽管艺术品作为交易品无可厚非,但当整个艺术品市场都变成如同投机市场一般就已经得病了。另一方面,金融资本在2008-2009年间以艺术品基金等形式密集进入艺术品交易市场,希望从中“淘金”,甚至期许以雄厚的资本实力,改变乃至颠覆艺术品市场的游戏规则。
当艺术品与投资交易发生过密关系后,问题自然会显露出来,诸如伪造艺术品、商业炒作或盲目投机等手段层出不穷,以至于在一般民众心中,对艺术品市场早已充满了不信任感,甚至完全负面的直观印象。部分资深行业人士甚至注意到,中国的艺术市场中,越来越少敢于加盟其中的新鲜血液了,他们忧虑于其中可能的风险、危机乃至“埋伏”,而不敢介入;而部分资深的专业人士,则因为看透一切的缘故,而有了“归隐山林”的愿望。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这对于中国艺术市场来说都是某种悲哀。种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做法,造成了艺术品市场表面昌盛繁荣,但内在机理却已经千疮百孔的怪异图景。
参考数据可以证实这种观点,在巅峰状态的2010年,嘉德拍卖交易量甚至一度突破60亿元,但在2011年即缩水至40亿元,2012年甚至跌落到了21亿元水平——一个圈内人认为比较真实的价码。价位的回归,其实已经敲响了警钟,我们的艺术市场将要何去何从?
概言之,当下中国的艺术市场,仍然是一个艺术投资和收藏的专业市场,高门槛下,真正的艺术消费,特别是来自中产阶层和普通市民的艺术消费尚未形成气候。而这正是我们呼唤的理性市场。
艺术消费的理性判断
如果简单地把艺术市场等同于拍卖、收藏和交易艺术品,那么艺术市场距离“死胡同”将不再遥远了,这绝非是危言耸听。以交易总量简单计算,收藏、拍卖和交易当然是艺术市场中的“大头”,千万级,甚至亿元级的藏品早就不是什么重磅新闻了,久而久之,民众会有一种错觉:艺术市场离我们很遥远,它不仅专业,而且昂贵。更可怕的是,长此以往,艺术品作为“消费”的环节,作为审美与美的教化的功能,将被忽视甚至遗忘。这对艺术市场的健康成长无疑是一场灾难。
所幸的是,艺术需求作为一种发想自内心的美好愿景,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被市场所消磨。城市中产阶级如今已经具备相当的消费实力,良好的文化修养、对家庭氛围的美好希望等因素也都促使他们开始关注艺术消费,当他们开始尝试将目光由单纯的复制性商品的文化消费,转向以创造为核心的艺术品消费时,则说明这个市场正在酝酿与育成。由此可见,围绕着艺术消费,至少可以做出一系列比较可靠的分析判断。
首先,立足消费空间的艺术需求,必然存在,且存量极大。诚如一位圈内人所言,“我们的中产阶级每年就拿出1万元消费点艺术品,这就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市场!”
概言之,中产阶层对艺术消费的渴望动因,至少包括内外两方面。首先,内在动机是改善生活氛围的渴望,这也是艺术消费带给中产阶层生活最为直观的价值。台湾地区学者经常强调,“生活美学”和“生活风格”之类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艺术品能够让生活变得有格调、有品位,甚至有品质。能做到这点者,艺术品当之无愧。外部需要则体现在稳健的投资战略,尽管这对于非专业化的中产阶层而言,算不上是消费艺术的主要原因,但任何稍微了解艺术品市场的朋友都会知道,若能在一位艺术家成名前,投资他的作品,无疑是精彩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许许多多的中产阶层爱上了一家三口,前往各大艺术展馆寻觅投资对象的重要缘由。
由此观之,当前“消费”的成效不容易被觉察到,并非因为市场的不存在,而是缺乏一个激活市场的机制——比如会展、对话平台、展示空间等。
其次,当下缺乏可供艺术消费的市场机制。如今,艺术品市场常年被所谓的专业化人士垄断,乃至操纵。对于真正的消费可能,行业、媒体都缺乏基本的思考与关注。这直接导致了在中产阶层中,对艺术消费参与者少的情况。因此,有勇气且具备理想的企业,必须打破这一僵局,大刀破斧地开辟出一片全新的场域。
立足这一背景,大学生等青年艺术创作者就是很好的作品创造者,他们尚处学业,还在辛勤务实地默默耕耘,作品质量能够得到可靠保障;他们尚未成名,作品出价往往比较“实在”,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基础;他们青春气盛,有着独特的艺术视野与思考空间,所创作之作品自然张扬着个性与才情,这甚至是在他们的艺术成熟期都难以寻觅的原生冲动。
由此可见,学生艺术家以及青年艺术家将成为未来艺术消费的主力供应者,有了为他们铺设的平台,中产阶层的艺术消费自然而然便会发生、发展和扩张。
最后,主流市场外的多元需求,是值得关注的领域。艺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尽管主流的存在清晰可感,如中国市场中,山水花鸟类国画始终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而现当代创作则经常遭遇冷场。但所谓“一千人眼中,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中产阶层有着各自的品味、癖好和偏爱,他们的直觉与感性每每促使他们做出决定,因为热爱,所以购买。这一判断在首届大艺博中便有实证,多件专家们认为不太可能被售出的当代主题作品,居然在会展期间被一扫而光。对于中产阶层而言,合理的价位下,为何不可以投入一点,来满足自己的小爱好呢?
盘活艺术市场的活水
有研究人士认为,当下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然成为一潭死水,几乎不可救药。但值得注意的是,难道就没有活水流入吗?不!一定有!前文多次谈到的年轻才子便是那活水,他们如同涓涓细流一样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地流入这潭死水,试图让它萌发出再生的活力。但势单力薄的小溪流,恐怕更多时候只能被那潭胶着的死水所同质化——这无疑是最大的悲哀。因此,当下需要的,是市场的再开辟,乃至重构,让这些清澈纯洁的涓涓细流,能够淌入一个新造的空间,在那里点点滴滴地汇聚起来,形成力量,再度奔腾涌向那潭死水,将之彻底变革。
这种艺术化的构想背后,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于市场的策略与追求。我们的市场呼唤一个平台,它能够不被当下的复杂市场所污化,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区隔。在这里,无论是年轻的创作者,还是渴望消费的城市中产阶层,都能够因为自己的付出,而让中国艺术消费市场走上正轨。这不是乌托邦的世界,也不是什么遥远的梦想。如今,诸如大艺博等展会,已经开始了策动的步伐,也许我们可以因为这些新生力量的成长,而对未来中国艺术消费重新满怀信心,也许变革当下市场的伟大者,就是这些曾经不怎么起眼的创作人与消费者。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