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徐冰和他的《地书》:没有一个字但却人人看得懂
2017-01-14 来源:吾艺网 作者:
文章分享至:

二十多年前,艺术家徐冰花了四年时间做了一本《天书》,那是一本没有人能读懂的书:他亲手刻制了4000多个似是而非、根本不存在的假汉字,然后用活字印刷术制作成书。

  现在,徐冰又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了一本《地书》,全书没有一个文字,全部由各类标识和符号来完成。无论你国籍、年龄、文化、教育背景如何,只要你已被卷入当代生活,就完全可以读懂它。

  普天同文

  第一次翻看这本无字地书,多数人都会不由得长出一口气:还好腰封上是有字的(权当使用说明),否则还真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但当你渐渐熟悉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之后,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妙趣横生。

  《地书:从点到点》讲述的是一个都市白领小黑先生一天24小时的典型生活:他是一个早上不爱起床的小青年,有债主一般的老板、唠叨神经的老妈和一大票靠谱的、不靠谱的朋友;他上班会密切注意老板动向,以确保开小差时不被发现,但也会小宇宙爆发后奇迹般完成工作;他爱玩能侃、悲天悯人、想象力丰富,人生几乎都在互联网上;他有喜欢的姑娘,但也阻止不了爱上高帅富的而抛弃他……

  书中的主角小黑先生并不是一个特别的人,而是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他,是一个几乎可以符号化的人。从点到点,书中小黑的一天从一个点开始,又以一个点结束,似乎在说每个现代人的人生也常常是这般循环往复。

  《天书》表达了我对现存文字的遗憾;而《地书》则表达了我一直在寻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我知道这个理想有点太大了,但意义在于试着去做。徐冰说。

  用标识符号讲故事

  创作《地书》的想法其实来自于徐冰的生活经历。因为经常前往世界各地参加展览,我有很多时间在机场和班机上度过,机场的标识和各航空公司说明书的设计都以识图为主,用最低限的文字说清楚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这点特别吸引我。他说,大约从1999年到现在,我收集了有上百张这类说明书。

  但是,徐冰最初的收藏只是感兴趣,并没有明确的目的。直到2003年,他看到口香糖包装纸上的三个小图,分别画着:一个嘴唇和一个小红点;一张纸,小红点放在纸中间;包着口香糖的纸团投向一个纸篓。

  徐冰发现这三幅小图实际上讲了一个小故事。他产生一个念头:我能不能全部用标识和符号来讲一个长故事呢?

  之后,徐冰开始着手系统地收集、归类和整理各种标识、符号。随着互联网普及,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庞大,他还逐渐加入了网络符号和游戏符号等。

  于是,就有了《地书》的雏形。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徐冰还创作了一系列其他门类的作品。

  《地书》是徐冰自2003年起持续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还有版画、字库软件、动画、装置等十几个大类,作品加在一起可能会有两千件。上海泓盛拍卖当代艺术及油画雕塑部经理庄俊说,6月,徐冰这批作品将由泓盛进行集体拍卖。

为配合这本书,徐冰还制作了字库软件,可以起到《字典》的作用。使用者将英文或中文句子输入,字库会即刻将文字转译成这种标识语言。

文字乌托邦

  1977年,徐冰考入中央美院版画系,后留校任教。1988年,他的《天书》一经推出,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当时,中国正处在一轮文化和思想热潮中,人们对文化非常有热情,但同时也有种对文化说不出的失望。徐冰说,他希望做一本书来表达这种感觉。

  之后,徐冰远赴美国,语言沟通的障碍也成为他后来创作《地书》的一大动因。1999年,他凭借新英文方块字获得了美国文化界的最高奖——“麦克·阿瑟奖。这件作品将汉字和英文字母创造性地融合,成为英文书法。

  2004年,他又凭借反映“9·11”题材的作品《尘埃》,在英国获得了当今世界艺术界最高奖项——“Artes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2008年,徐冰受中国教育部任命,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作为世界顶尖艺术家行列中屈指可数的几位华人艺术家之一,徐冰的头顶罩着太多的光环和荣耀,而《地书》却是一件看上去趣味性很强,但并不如通常的艺术作品严肃、高深和前卫的作品,徐冰则认为其意义非常重大。

  这是一个文字乌托邦,不论你是否受过教育,不论你操哪种语言,只要有生活经验的人都能阅读。徐冰说。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