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画家杨澧对生活的敏感和热情
2017-01-15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沙滩红楼(彩墨画) 二○一一年 杨 澧

【吾艺网122日讯】之所以以“画家杨澧”为题,是因为杨澧虽然多年从事社会工作,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等职,但是,他本质上是一位画家。他对生活有特殊的敏感和热情,对社会有责任感,也有科班出身练就的绘画技巧。他长于木刻,也刻过铜版画、石膏版、丝网版画,画过油画,后来,又画起中国画。

1953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入学之时,不巧徐悲鸿逝世,开学时间为此推迟了一个月,错过了直接向徐院长受教的机会。但是,他还是从李桦、古元、黄永玉等老师那里继承了老艺专和延安鲁艺的教学传统。杨澧的木刻作品以肖像、风景居多。他承袭李桦、古元的画风,单纯、爽利、明朗,重视黑白语言也尊重群众欣赏习惯,而《野菊花》(1955年)那样工细、富于装饰风的习作以及校园、插图、人物组画等是在黄永玉指导下完成的作品。

杨澧认真学习老师们的创作经验,更注意师承老师的道德人品和治艺精神。他在《新鲜的记忆》一文中,赞扬“古元先生一颗朴素、坦诚和纯净的心,始终没有变”。他说:“我自己年龄大一些,经过一些事情之后,更加深切体会到朴素、平易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位艺术家都是最重要的品质。因为真理是朴素的,只有朴素的人才能接近事物的真实本质,才能真诚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尊重事物的规律并且恰当地把握尺度,才能达到真善美。具有美好的心灵,才能发现、热爱和创造生活的美好。”

进入2l世纪,杨澧转向中国画创作,他称其为“彩墨画”,画中水彩画成分较多,似乎也可叫做毛笔淡彩画。那些作品都是有感而发,如2011年画的《沙滩红楼》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红楼那有着复杂透视变化的窗户,北大图书馆那一叠叠的报纸,都被画得一丝不苟,有着工笔画的精确,是现场写生,而非照着照片画的。上世纪80年代,杨澧在文联任职时,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红楼后边那一排简易楼里,每天上下班,都从红楼前边经过;早先李桦住在银闸胡同,斜对着红楼,学生们来往也从红楼边经过,是岁月的感受和对前人的缅怀之情凝结为这些作品。说来杨澧对北大红楼还有一份难忘的缘分,那里曾是他父亲杨兆祯读书的地方。

在杨澧的绘画作品中,多次出现自行车,他对这种代步的老伙计情有独钟。2009年他画的那幅《全家去看大熊猫》,画上三辆自行车中有坤车、童车,相互依偎着,人已离去,却依然洋溢着一派亲爱温煦的气氛,也很符合环保,观者可以分明从画中见到老画家那慈祥、赞许的目光。

2008年画的炭笔素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颇能见出作者人物造型的功力。这件作品在文化部及九部委老同志美术展览会展出,并征集为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杨澧的速写本上留有不少很好的人像速写,如杜润生像、吴作人像、秦怡像等,有些人熟悉很久,有的是偶然邂逅,皆能得其神似。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丝网版画 画家 袁隆平 铜版画 杨澧 石膏版 沙滩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