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姚奠中:字是一笔都不能改的
2017-01-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姚奠中:字是一笔都不能改的

编者按:2012年,“薪火相传,翰墨流光——章太炎、姚奠中师生书艺展”在国博展出,赢得广泛赞誉。最近,记录百岁老人姚奠中一生丰富经历的《百岁溯往》出版。作为章太炎唯一健在的嫡传弟子,姚奠中在读书、育人、治学、修身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发人深思。本刊特摘选其间谈书论艺的章节,以飨读者。

《百岁溯往》姚奠中口述 张建安采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8月版

对书画的最初兴趣和学习

我很小的时候就对书画感兴趣了。七岁的时候,我开始写毛笔字,伯父和父亲都教我,一笔一笔地教,怎么起笔,怎么落笔,教得非常细致。要求也非常严格,每天必须写。每天写四行,一行四个字,写两版。写完后伯父或者父亲做批改,拿着红笔批改出来。九岁的时候开始临帖,大小楷同时并进。我临赵孟頫的字帖,写得很像。伯父用楷书写了《朱子家训》四条屏,挂在堂屋神主后墙上,子侄们经常观摩。伯父和父亲对我练字特别重视,后来我到县里上高小、到运城上中学,回家都得带上每天临的帖。有时候贪玩,没有写够数,回家前要赶快补齐。十来岁时,伯父就常常让我替他给别人写碑文,写对联,也写门匾。十一岁的时候,我摹画了《红楼梦》插图中的贾宝玉,却没有注意到他脖子上挂的那块玉。伯父笑着对我说:“那项圈上的玉很重要,没有就不是贾宝玉了。”我开始大量地画画。家里有《芥子园画谱》,木刻彩印,还有一套《点石斋画谱》,为我提供了学习的范本。我也仿照各种书的插图画画,主要画人物,一有空就画。村里有红白喜事、炕围子、墙裙、灯笼要画的,常请我作画。万泉县有位老师能画整幅龙门图,一年画了多幅。我看见后就记在心里,后来也给别人画龙门。

书法心得

我的书法心得,多写在一些诗词中,收入书中,可以拿来一看。

这是1962年写的。我参加山西首届书法展,写《论书绝句》三首,其中一首:

殷甲周金汉魏碑,钟王以下亦争奇。工夫端在临池黑,骨力风神各异姿。

又有一首为张谦题《龙藏寺碑》:

南帖北碑圆异方,体兼南北出龙藏。书家欲识河源路,发棹溯流自李唐。

1984年写《题傅青主法书》。“傅青主”,就是大书法家傅山。内容为:

巧媚排除始得真,苍松古柏肖为人。旁参篆隶知奇变,不与宋元作后尘。

1989年写《为临沂王羲之纪念馆书》:

入木三分惊骨力,龙跳虎卧见精神。右军高躅谁能继?尚喜欧虞接后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代传承发展的,书法艺术也是如此。

1993年写《论书四首》:

太原公子兼文武,书到贞观接二王。独喜清臣多骨鲠,柳家瘦劲亦流芳。

苏黄米蔡互低昂,行草酣恣各自雄。妩媚圆熟赵孟頫,相沿成派女儿风。

手挽狂澜非复古,山人笔下见新姿。名公矫枉赓双楫,博雅方能树异旗。

重帖轻碑筋力微,扬碑抑帖亦奚为!兼收博取形神俱,无事矜奇自出奇。

1996年,又写一首《论书》:

虿尾蚕颈别样工,承先启后各开宗。“柳家新样元和脚”,奇巧从容矩矱中。

这是2002年写的《题贾起家书手卷》:

漫言下笔走龙蛇,放诞狂恣冷齿牙。不必矜奇求异变,功夫到处自成家。

2003年写《论书绝句续》二首:

篆隶独擅邓石如,微嫌文字欠工夫。单从古篆论翰墨,宁向江东看二吴。

吴中才士竞风流,近较宋元尚不侔。汉魏遗踪难梦见,绮罗粉黛喜相求。

一个人的书法是与这个人的人品紧密相连的。我始终认为,做人要做正,书法也是: “不自正入,不能变出。”

书法有很好的教育作用,能移人性情,要避免俗、弱、媚、软。

一个人的书法与这个人的学养和文化功底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学养的人,表现出来不会是有文化的。有些人不懂文字,常写错字,就是写得再多,也是有问题的。

写字是有目的的,而且写出来是有内容的,要对社会起作用。所以必须统一起来,写字和内容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写下去,那才可以有好的影响,起到好的作用。

绘画与写字完全不是一回事。画可以抹,写字必须用中锋,一划一笔要有力量。字是一笔都不能改的。一划就是一划。有些人讨巧,那就非失败不可。踏踏实实才行。(文:姚奠中)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姚奠中 王羲之 赵孟頫 百岁溯往 张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