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艺网12月27日讯】12月25日,一场名为“雕塑中国”的系列活动在西子湖畔启幕,12月30日至明年1月9日,一场用文献和作品构建的展览将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讲述雕塑国美之路。
1928年早春,随着杭州国立艺术院的开学典礼,在绿树掩映的一处平房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现代雕塑教育的实体。如今的中国美院雕塑系是我国现代高等雕塑教育的发轫之地,“早在1918年国立北平美术篆刻学校成立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过将在艺校‘增设雕塑专科’的愿望,但未能实现。1924年刘海粟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设立雕塑科,但由于当时人们不知道何为雕塑,一直没有学生报名,设立雕塑专业的梦想还是没能实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翟庆喜翻开文献史料告诉我们,直到1928年,国立艺术院设立了国画、西画、雕塑、图案四系,雕塑系聘请李金发先生为系主任,王静远任教授,王子云任讲师,刘开渠任助教兼图书馆主任,学制五年,当年招收学生6名,我国最早的雕塑艺术教育实体才姗姗来迟。
1929年,国立艺术院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杭州艺专几经迁移,学校几度更名,系科多次调整合并,但雕塑系依然独立存在并基本保持连续教学,师资和生源没有间断。
“有意思的是,雕塑系不仅出了杰出的雕塑家,还培养出了不少多才多艺的文学人才。”中国美院雕塑系主任龙翔介绍说,雕塑系首任系主任李金发在文学界声名显赫,被誉为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这一时期雕塑系学生中也出现了很多文艺名家和艺术理论家,比如,诗人艾青、文艺理论家王朝闻、艺术理论家卢鸿基、雕塑史专家郑朝等。
我国现代雕塑是从西方引进的,李金发是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他创作的上海南京大戏院长12米的大型浮雕,揭开了中国大型室外雕塑的新篇,他还创立中国第一本雕塑刊物《神车》。李金发与蔡元培先生关系密切,曾为蔡先生写生头像,鲁迅先生评价说“过去只做菩萨,现在该是轮到做人像了”,这件作品对改变活着的人不宜塑像、只有死后才能塑像的观念来说有深刻意义。
王静远是中国雕塑教育中最早的女教授,1940年带领考察团进入敦煌,开始了中国名窟遗存的保护与考察,并耗数十载心血写成《中国雕塑艺术史》。
刘开渠曾担任蔡元培先生的秘书和助手,1934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是其代表作,同年,刘开渠及学生的数十件雕塑作品在杭州举行了展览,也成为我国现代美术史上首次举办的专题性雕塑展……
目前,雕塑系的教师队伍已传承到第三代,培养出了曾成钢、龙翔、李秀勤、杨奇瑞、韦天瑜、王强、张克端、翟庆喜等人,续接了雕塑教育的“接力棒”。“雕塑中国”系列活动中,将把雕塑系成立85年来师生的写生作品集中展出,目前雕塑系的具象雕塑研究、公共空间艺术研究、材料视觉研究与应用、形态与观念研究、纤维与空间艺术研究五大工作室的教师作品也将以联展形式亮相,让广大市民知道“什么是今天的雕塑”。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