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新买家投机打乱画廊运营模式
2017-01-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2013年,拍卖行或各种基金的炒作让艺术家群体人心浮动,使画廊主们发现,与艺术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愈发困难;新买家、新资金的进入,虽然为整个业态发展提供了新动力,随之而来的急功近利心态也打乱了画廊经模式;与此同时,今年火爆的“新水墨”热竟成为一些处境艰难的画廊业的“救世主”。

炒作风下人心浮动 艺术家嫌画廊“慢”

曾有业内统计机构调查指出,北京地区画廊中,七成处于不盈利状态,甚至亏本经营。无论这种判断是否有严谨的调查支撑,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近些年,随着拍卖行、艺术品基金等巨额资本的入场运作,以传统代理制、低成本经营为模式的画廊业一直处于萧条期。

画廊业的经营困境,除一直以来的房租上涨、代理成本过高、利润空间小等等,在今年也面临着与艺术家合作困难的加剧。北京某画廊负责人曾向记者诉苦,如今有各类艺术品基金入场炒作艺术家,使得一些急于求成的中青年艺术家不愿意选择与画廊合作。

“比如,一些基金承诺艺术家年增长率50%、翻倍甚至更高,这在画廊可做不到。我们培养艺术家一般的年增长率保持在20%30%,这是比较合理的价格涨幅。可是,现在很多艺术家觉得涨得慢,不愿意跟画廊长期合作。画廊想要拴住艺术家越来越难。”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艺术家可能都不愿意跟画廊签约,只是按照项目合作的形式,也就是展览合作。这样对艺术家束缚小,但对于画廊来说,则面临着难以有稳定的代理合作艺术家,也就意味着很难在经营定位上有长期的规划。

新买家投机打乱画廊运营模式

“很多新买家并不是从一级市场认识艺术品、艺术家的,他们大多先从拍卖行了解行情,然后再去画廊寻找作品。”北京索卡画廊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人成为艺术品的搬运工,从拍卖行了解行情,然后到画廊买作品,再高价卖出去。”这造成原本由画廊稳定计划培养的艺术家,在短期内的市场价格迅速增长。

“很多新买家,资金雄厚,但目光短浅,并不是真的热爱艺术,只是想从中短期谋利。”这是一位画廊从业者的抱怨,也是目前市场的一个现实。

今年,“新买家入场”是拍卖市场上的一大特点。尽管中国经济处于保持低速增长的时期,但经济的低增长似乎并没有导致艺术品市场的低增长。

南京先锋当代艺术中心馆长朱彤认为,在整体宏观经济的低增长过程中,反而出现了有大量的资金开始关注艺术品市场的现象,“其实各个拍卖公司也都有感觉,在今年秋季拍卖中至少有30%50%新买家入场。我的身边也感觉到越来越多新的企业和藏家开始咨询如何进入这个市场。”

新买家的入市必然会给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从传统书画、文玩杂项到当代绘画,从各拍卖行到一级市场的线下交易,新买家进入市场带入了大量资金。

“由于画廊所起到的作用有限,市场又过于急功近利,使得多数新买家的投机心理加重,造成在一些新买家进入市场的时候,很难建立从喜爱到收藏、再到增值的观念。”北京空间站画廊负责人冯颖告诉记者。

“新水墨”热扭转画廊乾坤

尽管多数画廊销售业绩并不尽如人意,但今年的新水墨、当代水墨的异常火热,挽救了不少处于困境中的画廊。大大小小的“水墨画展”、“水墨联展”,不仅成为一些本土画廊的“兴奋剂”,甚至成了一些外资画廊救命的“回元丹”。

去年曾传出要退出北京的日本“东京画廊”,在经过一段休整后,重新振作,推出系列展览。据业内人士透露,东京画廊的“重振”,不仅与其在海外市场经营出现转机有关,也与今年在中国国内选择与一些正处于上升势头的“新水墨”中青年画家合作有关。伴随着中国市场的“水墨热”,国际画廊以规范的经营模式、更接地气的经营策略,逐渐摆脱了困境,转危为安。(文:唐子韬)

责任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新买家 画廊 运营模式 投机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