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当先(中国画) 郑通校 作
虽是深秋,却如暖春一般,阳光慵懒地从长窗照进来,楼上楼下的厅堂四壁都挂满了画儿,人物,花卉,动物,风景和山水皆有,色彩是明丽的,形式也丰富多变。所到宾客数十位,鬓发斑白,慢言慢语,颇如一幅诸老雅集文会图,那氛围是温馨中含着一种难得的热烈,画主人是客居美国旧金山的上海老画家郑通校先生,年虽八十有余,但西装领结,满面红润,一口带着明显宁波口音的上海话,精气神十足,和沪上的画界老友老同行们介绍着他近年在海外创作的种种,到场的有徐昌酩、王劼音、史美诚、董连宝、鲍培忠等上海美术界风云人物,最年轻的就是郑辛遥了,串起来,这半个世纪的海派美术创作历史也真是如在眼前了。
郑通校先生可谓是其中老大哥级的人物,如若翻检中国五十年美术集卷,他的一些名作都赫然其中,熟知美术史的一定印象深刻,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降的三十多年中,郑通校以他勤奋和多方面的创作,为上海美术增添了光彩的一笔。他的漫画《批评与自我批评》、他的套色版画《渔村》等成为研究那一个时期不可忽视的生动材料,即使放到眼下,依然是感人的优秀作品,令人有新鲜和惊艳之感。
郑通校先生出生于浙江舟山,自幼聪颖刻苦,少年时期即来上海谋生,初致力工商美术,是五十年代初上海最早培育出的优秀美术创作者,他生气勃勃,苦学力行,活跃于各个画种之中,是那个年代多产的多面手,获奖不断。通校热情忠信,老一辈的林风眠、颜文樑、张乐平、华君武、张文元、杨可扬、赵延年,还是沈柔坚、程十发、刘旦宅等等他都引为师友,善于汲取他们的长处而化为自身创作的优势,以艺相交,勇猛精进。当时他住在淮海路马兰花楼上,美术界老中青不知有多少人沿着铁制的旋转楼梯到他并不宽敞的居室,一杯清茶,谈艺论画,通校尊老扶幼,画室不是沙龙却胜似沙龙。他的工作室就在国泰电影院的后侧,也是美术界朋友爱去常去的地方,当年他主管着淮海路的商业美术,也带动和孕育了一大批美术人才,现今在香港的油画名家徐天润先生也是其中一位干将,当年的淮海路橱窗,也引领着美术的风气,通校于兹当亦功不可没。他的《渔村》不但是他对于故乡热切抒情的梦忆,也是融版画和印象派色彩最典型的海派力作,把情致和技巧结合得尤为动人。
三十年前通校随能干的女儿移居美国,物质上极为丰裕安定,但是他依然保持着那股年轻时的创作激情,创作不断,探索不断,变化多端的各式画作令我惊讶。我曾多次在旧金山举办画展,每回都应他之邀去他的大工作室拜读他各式的新作,还是油画、水粉、水墨备具,题材丰富,形式多变,描写“9·11”的巨作更是引起美国各界的关注好评。今年他在白宫荣获了“奥巴马总统奖”,这在华裔艺术家还是第一次。通校热心公益,关心旅美同行,去年还被举为美国华裔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老而弥健的他画中永远流趟出一个华夏赤子的真情。(文:谢春彦)
责任编辑: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