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艺网1月7日讯】自2011年春拍高潮之后,这两年来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可谓冷风频吹,各拍卖公司的成交总额和成交价显著下降。与两年前的火爆行情相比,千万元以上成交拍品数量锐减,亿元拍品更是几乎绝迹。正当人们对2013年艺术品秋拍行情谨慎观望时,率先亮相秋拍市场的香港苏富比却让人眼前一亮。苏富比秋拍出人意料地以41.96亿港元的成交总额圆满收官,最令人震惊的是竟有四件拍品成交额过亿,其中当代画家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元成交,118.28克拉椭圆形D色无瑕白钻拍出2.38亿港元,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以1.41亿港元成交,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以2.36亿港元成交,如此亿元天价引发了国内收藏界一片惊呼声。
诚然,北京、上海是国内冠以“文化之都”名片的大城市,也是中国艺术品拍卖的重镇,但他们仍无法撼动香港作为世界第三大艺术中心的地位,香港依旧凭借其良好的艺术氛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收藏者。众所周知,每年率先拉开的香港艺术品行情历来被看做是拍卖市场的风向标,对内地艺术品市场的走向有一定指导作用,虽说这两年来香港艺术品行情也有所回落,但调整幅度却远比内地市场小得多,苏富比、佳士得能在今年的香港秋拍市场高唱凯歌,说明了香港艺术品市场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艺术界普遍转型,旧有标准覆灭,新的标准尚未建立起来,传统的艺术品垄断机制被打破,这对香港市场而言是个很大的利好。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香港拍卖业具有很深的拍卖底蕴,还有艺术品市场诚信指数及规范指数,其对信誉和品牌十分重视。这些年来香港艺术品拍卖也有天价情结,但却鲜有负面新闻流出,假拍、流拍、有价无市之类的闹剧在这里几近绝迹。所以说,香港这种思潮集萃、又能被国际化资源眷顾的城市,是最有可能在这次“洗牌”中异军突起的。事实也正在印证这一点: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在2013秋拍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除了这两大拍卖巨头本身的品牌效应外,香港拍卖业对信誉的重视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香港艺术品市场的成功也源于其国际性定位。香港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它有着庞大的国际买家、卖家和藏家队伍,有背倚内地、辐射亚太的国际性地缘优势,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实力雄厚的拍卖公司纷纷进军香港市场,国内外藏家共聚一堂、踊跃竞投,诸多高品质特别是传承有序的拍品应接不暇……这些充分印证了香港市场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
香港艺术品市场带给内地拍卖业的启示还有很多,笔者在此不一一尽数。总之,笔者奉劝内地某些拍卖公司:与其将精力花在假拍、拍假上赚昧心钱,还不如多学学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提高公司自身素质,并赶紧在定位上谋求突破。(文:吴伟忠)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