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艺术记录生活 400余幅作品展现普通人绘画之乐
2017-01-15 来源:中国网 作者:吾佳
文章分享至: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快乐”绘画作品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快乐”绘画作品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快乐”绘画作品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

【吾艺网18日讯】艺术是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艺术也是生活最多姿多彩的呈现,艺术能给人们带来最单纯的快乐和美的享受。从生活中探寻艺术,生活更加五彩斑斓、意味无穷;用艺术记录生活,艺术也会显得更加平易近人、生动可爱。昨日,由文化部艺术司、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全国妇联离退休干部局、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萧淑芳美术基金支持,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主办,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艺典美术教育工作室以及北京市东城区美育研究会承办,中华艺术宫、山东美术馆、雅昌文化集团协办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快乐”绘画作品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展览以400余幅非专业人士的画作展现艺术创作之于普通人的独特意义。

此次作品展旨在开启创意、美化生活,用艺术造福全民的精神健康,使更多的人民群众通过艺术创作怡情养性、修身育德、从而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展览共分为“童真烂漫”、“别样精彩”和“桑榆晚晴”三个部分,从少年儿童、老人和名人这三个不同群体的多元视角,展示艺术创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并用他们的亲身体会和创作成果,启发普通观众自身的创作热情。

第一部分“童真烂漫”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绘画经历,彰显出儿童和青少年艺术语言的多姿多彩。展览用来自中国和新西兰的生动美育事例,给予当今的儿童美术教育以启发。第一个事例是旅居新西兰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冯凭依据最前沿的艺术教育理论进行的实验和探索。她从新西兰带回的这些充满童趣和创造力的作品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发挥儿童天赋的教学硕果。另一个事例是北京东城区教委美学研究会的开创性教学成果,体现出适当的引导和绘画训练能更好地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得到快乐的同时达到绘画技法的飞跃。第二部分“别样精彩”旨在鼓励没有机会接受艺术训练的成年人积极参与到审美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去。参展的作者大多是从事着各种职业的普通人,也有在体育界、演艺界、学术界取得成绩的杰出人物,包括著名体操冠军马燕红,著名主持人倪萍,商界精英王亚非、石广生等。这些在不同领域中工作的人在工作之余却不约而同地在绘画的过程中找到了全新的自我,挥洒出别样的精彩人生,艺术成为他们放松、休闲和表现快乐的有效途径。第三部分“桑榆晚晴”针对社会老龄化的问题,让艺术帮助老人度过更充实和幸福的晚年。展览以几位老人和他们的作品为例,表现了绘画创作如何帮助这几位老人走出退休或失去爱人之后的精神低谷。艺术不仅能带来简单纯粹的快乐和内涵丰富的精神享受,还可以弥补情感的孤寂,治愈心灵的创伤。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与向往,是人之共性。在醉心艺术、追求美的旅程中,人人皆可参与,人人都可以有所获得,生活得更加快乐。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策划中心副主任、此次展览策展人潘晴表示,艺术是一种视觉形象的语言,这种特殊的语言在很多人眼里归艺术家独有,只有掌握这种语言的人,才有权力“说出”他们的想法。其实,艺术作为一种思想的语言,应该被放到更宏观的世界中去理解,艺术创作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普适意义。潘晴表示,不仅是儿童,即使是我们每一个在儿童时代没有机会接受美育教育的成年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通过开始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和诉求,享受艺术创作与心灵沟通的带来的愉悦。而此次展览的目的就是要鼓励和帮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论长幼、不论天赋,不论职业,都能积极参与到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去,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净化心灵,得到安慰,获取快乐。

展览期间,主办方邀请艺术、教育、心理研究、媒体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学术研讨,并通过专题讲座、观众互动活动等推广艺术使生活快乐、促进生活和谐的理念。

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中旬,展览结束后还将陆续到山东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等全国艺术机构巡展,将美育对人的重要意义和普通人通过艺术创作收获的快乐分享给更多观众。

责任编辑:吾佳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倪萍 蔡元培 艺术记录 马燕红 王亚非 石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