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雪时晴帖》
【吾艺网1月8日讯】2013年12月31日,本报报道了《乾隆版<快雪时晴帖>现扬州》,引起全国轰动。昨天,老扬州吴怀民经3年精心收集编校的《快雪时晴帖鉴藏珍秘》(线装本)由广陵书社出版。该书系统梳理了历代名家鉴赏《快雪时晴帖》时题跋的墨宝,原大原样全彩印刷,为书法爱好者提供鉴赏和学习的范本,与晚清柯罗版的《快雪时晴帖》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人系统梳理王羲之帖
吴怀民编校的《快雪时晴帖鉴藏珍秘》,对王羲之的生平、家学渊源和书法成就,《快雪时晴帖》的原文与释义,以及从东晋至清朝历代名流收藏鉴赏的跋文,均作了较系统的梳理,并将乾隆从36岁起,数次题跋《快雪时晴帖》的手迹、所作诗文和跋语一一整理。
1948年12月,《快雪时晴帖》离开大陆。一直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据介绍,《快雪时晴帖》是一件行楷书短简书札,一种说法是在一场雪后天晴时刻,王羲之想起远方的朋友,提笔写信问候。另一种说法是大雪之后,王羲之访友未遇,便留一张便签。其内容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学习王羲之书法的三次高潮
《快雪时晴帖鉴藏珍秘》全册页共有15页,基本体现了历史上学习王羲之书法的三次高潮。
吴怀民告诉记者,第一次是在梁武帝萧衍时期。萧衍云:“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时人遂誉王羲之为“书圣”。
第二次是唐太宗时期。由于唐太宗的推崇,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得以确定并巩固。
第三次是清乾隆时期。乾隆十一年,内务府大臣汪由敦将《快雪时晴帖》呈进乾隆。乾隆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珍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命名该室为“三希堂”。乾隆视《快雪时晴帖》为“三希之首”,每逢大雪前后,或有快事之际,常展帖临摹数以百次,祈祝年丰。前后共著诗文、题跋以及绘画80多次。乾隆掀起清代学习王羲之书法的高潮。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