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2014春季将呈现三大展览:“徐震:没顶公司出品”、“季大纯:无家可归”、“后网络艺术”。多件装置、录像、绘画和行为作品,总有你喜欢的!
徐震:没顶公司出品
展期:2014年1月19日—2014年4月20日
本次展览在UCCA大展厅呈现,包括逾30件装置、10件录像、20件绘画和多件行为作品,从徐震自1990年代末开始的早期个人创作,到2009年创立“生产当代艺术”的没顶公司并用此身份创作,再到没顶公司推出的品牌“徐震”专为本展创作的一系列重要新作品。
徐震,1977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996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校。离开标准化的艺术教育制度后,他决定不再继续学业,到北京投身于当代艺术的大潮中。1997年回到上海,开始了一系列的艺术实践。徐震是上海当代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在艺术家身份之外,他的工作还涉及策展人、艺评人、企业家和经纪人等多重角色。1998年,徐震作为联合发起人之一创办了独立的非营利机构比翼艺术中心,是上海第一家同类型的空间,这个“实验室”为年轻的上海艺术家提供展览机会,通过平面设计、艺术广告和其他商业服务自负盈亏。2006年,徐震协助创办了网络当代艺术论坛Art-Ba-Ba
(www.art-ba-ba.com),至今仍是中国最活跃的探讨及评论当代艺术的平台。2009年,徐震创立了没顶公司 (MadeIn),并将个人创作绑定在这个“生产当代艺术的公司”名下。2013年,没顶公司推出“徐震”这个品牌。
徐震曾获2004年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艺术家”奖项,并作为最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 (2001) 主题展。他的创作媒介非常广泛,包括摄影、装置和影像等,并将个人的独特体验和中国社会政治的姿态反映在作品中。通过在非传统展览空间的独特策划以及自己创办的网络艺术平台,徐震极为有效地扩大了观念艺术的范畴,并专注于为当今文化和当代艺术的创作和研究提供无限的可能性和空间。其作品在国际各大美术馆及双年展展出,包括威尼斯双年展(2001,2005)、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04)、国际摄影中心(2004)、日本森美术馆(2005)、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2006)、泰特利物浦美术馆(2007)、伦敦海沃画廊(2012)、里昂双年展(2013)等。
季大纯:无家可归
展期:2014年1月19日—2014年5月11日
本展是其在中国北京的首次美术馆级别的个展,梳理其艺术生涯最关键的几个时期,包括专为本展创作的一系列新作品和过去十年的代表作品,总数近40件,旨在全面呈现这位已经步入创作成熟期的艺术家的绘画实践。
季大纯,1968出生于中国江苏,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四画室,作品在中国、欧洲及英国广泛展出。曾在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3)、瑞士伯尔尼美术馆(2007)、首尔POSCO美术馆(2005)等机构举办个展,并参加路德维希科布伦茨美术馆(2008)、巴黎马约尔博物馆(2008)、里昂艺术博物馆(2008)、萨尔茨堡现代艺术博物馆(2007)、广州三年展(2002)、成都双年展(2001)和上海双年展 (2000)等重要群展。
后网络艺术 展期:2014年3月1日-2014年5月11日
本次展览即是对颇受争议的“后网络”艺术的一次广泛调查,或者说,呈现这些以网络核心性为背景的自觉创作。从图像的质变到文化形态的流通、从参与的政治到对物性的新认识,该范畴提供了更多的介入可能,试图对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进行再定义。展览由凯伦·阿契和岳鸿飞策划。
凯伦·阿契(Karen Archey),独立策展人和艺评人,居于纽约。在《Spike Art Quarterly》、《Art-Agenda》、《Frieze》、《Kaleidoscope》、《艺术观察》(Art Review)和《艺术界》(LEAP)等核心的艺术媒体发表中英双语的评论专栏,推介最前瞻的西方当代艺术。阿契长期考察及推进互联网与当代艺术的源研究和关系论,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斯洛伐克国立美术馆、伦敦当代艺术学院等国际各大机构举办主题讲座,并组织及联合纽约新美术馆旗下的网站Rhizome 成立了Post-Net Aesthetics委员会。
岳鸿飞(Robin Peckham),独立策展人和编辑,居于香港。2011年至2013年创办Saamlung空间并推出一系列艺术项目,曾为包括香港城市大学在内的多家机构组织及策划展览。在《Artforum》(艺术论坛)、《艺术界》、《Monopol》、《Yishu》等媒体发表文章,并为上海民生美术馆、香港 Para/Site艺术空间、北京东八时区(出版)撰写及编著书籍,包括研究录像艺术先锋张培力和建筑“干涉主义者”MAP Office的专著等。
责任编辑: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