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扬蹄催奋进
——画家盛克森印象
盛唐击鞠图
一个个丰盈的唐朝仕女,骑着一匹匹壮硕的骏马,恣意地奔腾、游戏……这些气势恢宏、彰显大唐盛世的画作,出自画家盛克森之手。
从小就与马结缘
盛克森1946年出生于上海青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展览馆总设计师。现为职业画家。
无论是画人物还是画马,无论是画现代的还是画古代的,其表现力都很丰富,并且富有很强的时代特色,这种笔随心到的本领需要真功夫、需要厚积薄发。
盛克森与马结缘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的。一次他偶然在纸上用毛笔画了一匹狂奔的马,得到父亲的高度赞赏,从此他兴趣大增,痴迷上了画马。
1952年他随父亲来到广西桂林伏波山,当时山下驻扎了一支解放军的骑兵队伍,他经常跑去观察、描绘那些战马。中学时,他又随父亲到达广州,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了他学画的良机。他深受岭南画派作品的影响,对徐悲鸿、黄胄、刘继卣的马和动物画情有独钟。其他人在以师为师时,盛克森却“以马为师”,他不但从马的身上学习作画技艺,而且加深了对马“建功立业”的深刻认识。
同样作画的姐姐也给了他很大影响,特别是她从美国带回的《动物画技法》,让盛克森从外到内认识到了马的结构。比如,马奔跑速度很快,因此肺活量很大,鼻孔的出气量就大,大鼻孔就成了马的一个显著特征。
大胆探索新技法
1965年,他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师从白雪石、梅健鹰等知名画家。“文革”期间只身奔赴京郊种马场学习养马骑马,潜心画马。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长沙工作,勤勉奋争,求索开拓,为画好马臻于神妙倾尽了40多年的汗水和心血。
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和探索,盛克森终于成就斐然:他不但是湖南美术家协会会员,还是湖南省展览馆美术师、总设计师,成为科班出身的中国画资深画家。
在吸取前人创作精华的同时,盛克森更大胆探索了一套画马的技巧,把一些新的元素用到了作品里,使作品效果更加鲜明生动。
盛克森最擅长画的是唐女马上击鞠图,“作品意气风发,尽显盛唐气象,被誉为盛氏唐马。”他的笔下,大唐神驹,肥硕雄骏;古道瘦马,骨带铜声。他将马和人物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让风情万种的仕女的似水柔情,寓于扬鬣奔蹄之中;驱除鬼魅的钟馗,骑上骏马更显刚烈威武、正气凛然……
画马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他画风驰电掣、疾过飞鸟的奔马,画扬首奋鬃、气宇轩昂的跃马,线条粗犷、笔墨淋漓,既有现代的夸张变形,又不失昭陵六骏的神韵。近两年,盛克森意识到,自古以来,风在画中只是倾斜的树叶,或者是奔马图中飞扬的鬣毛与尾巴。如何将无形无色的风展现在画面中呢?在研究了一系列的摄影作品后,盛克森终于得到启发,他用修剪过后的排笔在画纸上勾勒出“风”,化无形为有形。有了风的加入,作品平添了许多动感与生气。
“意象三彩”获好评
盛克森画马还有他的独特之处,他的作品融唐代绘画、壁画、唐三彩等于一体,以黄、绿、白三色为主进行创作,将写意发挥到极致,这是他的独创之作,他将之命名为“意象三彩”。他画的写意唐马图,八匹骏马,蹑影追风,气势磅礴,令人振奋。他在作品中倾注了狂放不羁的激情,抒发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探索,盛克森的作品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赏识和好评:他的群马图被湖南省博物馆和众多国内博物馆收藏,还有不少作品销往老挝、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深受国内外艺术界、收藏界人士的好评。盛克森发表的《写意唐马之思考》论文曾荣获国际论文一等奖,其艺术简历和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大型辞典》、《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博览》。
如今,盛克森已过花甲之年,但他对马的痴情不减当年;他画马的技巧虽已成熟,但他仍在不断探索和追求完美。在马年即将到来之际,他又在笔走龙蛇,一匹匹活脱脱的骏马正向我们奔腾而来,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文:田立宪)
责任编辑: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