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文物行不行
认领文物是好事,能让认领人合理利用文物,得到相应的回报也是好事。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状是,被“领养”的文物大多是孤立存在的,很难成为“耀眼”的旅游景点或博物馆场所,而且它们所处的地段大多是穷乡僻壤,不具备起码的旅游条件和接待设施。所以,如何能合理利用被认领的文物,对企业家有所回报,这始终是个难题。尽管,某些认领人说过,并不考虑靠被认领的文物发财,但只说投入不讲回报,也不利于文物认领政策的长久运行,也难以让更多的企业家投身进来。在本期大家谈中,就让我们集思广益,为企业家们出招,看看怎样才能为他们谋取更多的利益,激发和保护更多认领人的积极性,并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态势,激励更多民间资本和企业家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中来。
认领者能借此在公众心中树立好形象
发言人:孙永和 原曲沃县文物局局长
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人,在孙永和看来,让文物直接“钱生钱”这事有点不靠谱,但结合目前试行的状况看,不少认领人还是通过这件事情,获得了很多的社会效益,在公众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在认领前,不少人就和我做过沟通,大家都明白文物应该保护,不能去随便进入商业用途这个道理,所以几乎没人去动这个脑筋。不过,既然企业家能掏这么多钱去认领文物,他们图的肯定不是钱,而是一种社会效应。”孙永和就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某个企业家,在对其认领的文物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政府对这位企业家进行了表彰,最后让他担任了县人大代表、县工商联的副主席,“企业家的社会地位、社会形象提升了,这远比他们靠文物去赚钱要重要得多。他们不缺钱,缺的是一种社会认可,所以这应该是最大的一种利益体现。”
此外,企业家赵金友还遇到过一次“奇妙”的事情,有一次外商来他的企业考察,偶然知道了他认领文物这件事,外商二话不说,当即决定与他建立合作关系,因为在外商看来,这份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商人身上最难得可贵的气质和精神,而这份意料外的收益,着实令赵金友感到意外。
适当减免企业家的税收进行变相的奖励和认可
发言人:张京生 公务员
作为“局外人”,张京生也认为认领文物的企业家应该能得到点回报,至少这是一种激励措施,也能给后面的人起到借鉴和效仿的作用。“看了之前的文化大家谈,知道被认领的文物古建可以用作游览场所和博物馆,但是这种收益和付出显得很不匹配。虽说认领人对这种行为本着无私的态度,可是这不是长久之计,你养上一年可以,两年也行,但是30年,那是一笔很昂贵的费用。假如,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经营不善,那他即使有心,也难以为继啊。”站在认领人的角度,张京生希望这些企业家的行为得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哪怕是一种变相的奖励或者补偿也可以,他说:“是否当地可以减免认领人所在企业的税收,或者说政府为企业的良性循环找一些出路,帮忙去促销企业产品,优先支持这些企业。起码,这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收益,能让企业家有相应的经费投入到文物保护、展现中。”
把古建打造成文化场所,吸引“城里人”走近文物
发言人:刘晋虎 某文化公司负责人
挖掘认领文物背后的价值,这对于做文化衍生产品起家的刘晋虎而言,是非常擅长的事情。在他看来,应该发掘古建筑的全新功能,使其不脱离文化的本质,但又能为认领人带来一些“剩余价值”,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刘晋虎说:“目前曲沃被认领出去的文物也是古建筑或者古庙宇居多,就以古庙宇为例,它在古代是人们对神灵的一种寄托,但是现在被修缮后,不可能再发挥庙宇的功能了,所以我们可以借这样的建筑,打造成公共文化场所,一些文化活动,可以在这些文物古建筑中举办。”通过这种“转型”,刘晋虎希望能吸引“城里人”走进这些文物场所,在这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也能为“重生”的文物古建寻找到新的生机。“记得我小时候,就在村里的庙里面上课,对面就是戏台,有时候下了课就会到戏台上玩耍,所以‘重生’的古庙也可以利用戏台这一块做文章,比如企业家搭台唱大戏,收收门票也未尝不可。”刘晋虎说。
建古玩交易品场所,以点带面逐渐培育市场
发言人:王志江太原市收藏协会会员
如今,人们越来越喜欢古玩艺术品,从南宫收藏品市场的火热,到张兰古玩城的建立,都提升了收藏者的信心。王志江的招数是,“被认领的文物本身就具有人文和怀旧气息,所以不妨就利用这样的场地,进行古玩艺术品的展示和展销。”
张兰古玩城就是这样,从昔日破烂的小街巷,到如今的明清古玩一条街,现在全国各地的收藏爱好者都愿意到那里去淘宝。“虽说被认领的文物古建都比较‘孤单’,不占什么集团作战的优势,但是企业家们可以在周边建一些仿古建筑,逐渐扩大规模,扩大古玩交易品的展示空间,并且在周边建立配套措施,比如仿古建的旅店,这样就能吸引住商户和游客了。你想,在文物古建中淘宝,大家是不是有种身临其境的时空交错感呢?”
建立“母子”古建筑体系,盘活当地旅游业发展
发言人:窦涛 导游
“去过乌镇的人可能都对那里记忆犹新,走在历史街区里,住在古老民宅里,给人很安逸很舒适的感觉。”窦涛每年都会带山西的游客去乌镇小住几天,在那里他感受到了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开发上合理搭配的成功之处,所以他建议企业家和当地政府联动,一起打造“母子”体系的古建筑群,在一个文物建筑本体的周围,打造成相同风格的古建筑,从而形成规模吸引游客。
在窦涛看来,每一处老建筑都凝结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烙印,当人们能在一个古建筑群体当中徜徉时,那种敬畏感和中华民族的荣辱感会油然而生,“认领的文物就是建筑母体,可以按照相同的风格和内涵,打造一系列的古建筑,比如企业家和曲沃县当地可以利用这个建筑群来盘活旅游,既可以在古宅中构建成民俗文化村,也可以打造成影视基地,吸引影视人来这里拍戏,就像在浙江横店一样,逐渐有规模的话,不愁没有客源。”
大家谈
@一剑飘香:什么样的人会去认领文物,那绝对是不愁吃穿的,他能会在意经济方面的利益吗?如果在意的话,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认领人,感觉还是多一点公益心比较好。
@融化在阳光里:不管怎样,只要认领人不天天锁门就好,毕竟这些文物还是属于国家的,大众有权利去参观。
@相见恨晚:认领人既然要认领,那他肯定有所图,或者图名或者图利,或者图奉献(为国家文物保护尽力)。图名的,在古建筑门前做个修复碑,来者皆可记住他;图利的,人家早想好了,咱也不用替人家考虑了。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