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教授吕胜中去年为马年创作的数码微喷版画《五花马》。
徐悲鸿创作于1947年的《马》。
形态各异的“马儿”汇聚一堂,与马相关的诗歌穿插其中,静待观者入场。今天,“丹青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马画作品展”开始向公众开放,带领参观者品读明清至今的“马画史”。
展览从央美美术馆藏的70多幅以马为主题的画作中精选了21幅。“主要挑选能够代表不同时期创作风格的精品,涵盖了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上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2000年以后等6个时期。”央美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李垚辰说,“这幅仿赵孟頫的《人马(卷)》,根据专家的估计应该创作于明清时期,是这次展品中‘年龄最大’的。”而“最年轻”的《五花马》,则是央美教授吕胜中去年特意为马年而创作的数码喷绘版画。同样的题材,淡雅的旧国画与喜庆的新年画风格迥异,让人体会到“马儿”在时空穿越中的流变。
“跨越时空”的马画也记录了一些珍贵的历史图像。著名版画家李桦的《朝阳门》,描绘了1948年的北京朝阳门古城门,电线与古城墙交会,马车与自行车三轮车同行,一种特殊年代的古今交错感油然而生。央美版画系副主任李帆的《歇会》创作于1995年,画面中一辆自动汽车却由一匹身负马鞍的马拉着,在闹市中缓慢行驶。“这是作者对(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发展现状的担忧。”李垚辰分析说。
展品中不乏名人手笔,艺术大师倪田的《竹马》、“全能画家”刘奎龄的《双马》、国画大师徐悲鸿的《马》等,分别展现了“马儿”不同的个性。
现场还展出了央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批学生毕业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首次亮相,如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1982年的毕业作品《晨》,中国美术协会主席刘大为1980年的毕业作品《布里亚特的婚礼》,央美国画系教授胡勃1980年的毕业作品《摔跤图》等。这些作品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草原牧马的题材,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绘画创作的一个特点。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15日。(文:杨丽娟)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