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童真烂漫,受益终生的美育支点 对一个别样画展的观察
2017-01-15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吾佳
文章分享至:

童真烂漫,受益终生的美育支点

——对一个别样画展的观察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快乐”绘画展展出的儿童画作品烂漫多姿

为什么孩子们画背向观众而望向天空的人物,都会把他们的脸倒转180度呈现在画纸之上?为什么彩色的小鸟长得如同长颈鹿?为什么运动中的人全都是正面律的“埃及人”?在我们看儿童画作时,通常不会询问这些“煞风景”的问题,而是更多地看到“我们的生活”,感受“我们的快乐”。17日至218日,由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主办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快乐”绘画作品展览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展出, 400余件非专业人士画作以“童真烂漫”、“别样精彩”、“桑榆晚晴”三部分呈现。艺术创作反映出少年儿童、老人和社会人士的多元视角,展现艺术创作带给他们的快乐,同时,更启发了普通观众自身的创作热情。

两个事例的启示

其中“童真烂漫”部分尤为清新可喜。作品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绘画经历,彰显出儿童和青少年艺术语言的多姿多彩。展览用来自中国和新西兰的生动美育事例,给予当今儿童美术教育以启发。第一个事例是旅居新西兰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冯凭依据最前沿的艺术教育理论进行的实验和探索。她从新西兰带回的这些充满童趣和创造力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因材施教、发挥儿童天赋的教学硕果。另一个事例则是北京市东城区教委美学研究会的开创性教学成果,体现出适当的引导和绘画训练能更好地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得到快乐的同时实现绘画技法的飞跃。“艺术是一种视觉形象的语言,这种特殊的语言在很多人眼里归艺术家独有,只有掌握这种语言的人,才有权力‘说出’他们的想法。其实,艺术作为一种思想的语言,应该被放到更宏观的世界中去理解,艺术创作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普适意义。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策划中心副主任、本展策展人潘晴说。

美育的失语和空白

2001年至2002年,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钱林祥刚调到中国美术馆工作,一年统计参观人数达30万人次,都感觉“是个挺拿得出手的数字了” ;而2013年,中国美术馆参观人数超过200万人次。“这些人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对艺术感兴趣的爱好者和艺术从业者;如何吸引普通观众走进美术馆,并使之成为一个习惯,以逐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钱林祥认为,参观的缺乏和人群的狭窄,反映出的是国民儿童时期美育的失语和空白。

哪怕就是参观者,也并不能称得上和艺术没有距离感。潘晴观察国家博物馆观众百态:“有的急于知道作品信息,看了标题不看作品就走,有的忙于拍照,不仅给作品一通猛拍,更有各种合影,还有的把展厅空间当成休息场所。 ”在美术馆、博物馆的座椅上呼呼大睡的图景,谁人没瞧见过?中央美院教授李建群认为,美育需要从小孩子抓起,大大补上国民素质教育的课。

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中,鼓励儿童积极欣赏艺术、参与艺术,对国民素质的提升,意义十分重要。但阻碍这一进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即父母的担心——艺术创作,会牺牲孩子其它科目的学习时间。“本世纪初,美国的教育机构在亚利桑那州做过研究:在图森市的科贝特小学,将美术、音乐、戏剧作为必修课程让孩子们学习;5年后,这些‘艺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普通孩子’不相上下,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协调能力,远远高于‘普通孩子’ 。 ”中央美院教师郑勤砚指出,左脑主管文字、右脑负责图像,但我们的教育体系中,长期缺乏对图像领域的刺激,其实左右脑协调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提倡创造、开放思维、想象空间、丰富情感、放松身心——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杨应时认为,国家文化艺术机构在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精神享受之外,也应致力于拓展公共审美领域的功能:了解普通人的需求,尊重普通人的创造,鼓励普通人的参与。“汶川地震时,我们看到灾区群众在废墟的简易房里进行装饰,挂上吹起的气球。可见,不仅是儿童,即使是我们每一个在儿童时代没有机会接受美育教育的成年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通过开始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和诉求,享受艺术创作与心灵沟通带来的愉悦。 ”潘晴说。

为孩子打开想象空间

提到汶川,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安远远也回忆起当时去灾区慰问,艺术家给当地小朋友带去了蜡笔,“他们的画忽略了残垣断壁,表现的场面都是很高兴的,艺术家也在涂色卡,每个人画的颜色都不同,但艺术给我们带去的都是快乐”。去年“六一”,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了儿童剪纸展,扬州一个打工子弟小学的女孩得了奖来北京,卷头发的馆长杨源开着车,带她和妈妈去参观天安门。“回去之后,她寄来了剪纸:天安门前一辆汽车,她和妈妈坐在后面,司机是一个卷头发的妇女。我至今珍藏着它,非常感动。”

感动自由,却不恣意而为,是儿童美术教育新的趋向。郑勤砚认为,想象力和创造力固然重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必须逐步加入艺术教育的本体知识。而她的观点已经在冯凭那里得到实践:“4岁左右的孩子,给他一个点,他会拓展出很多发挥空间。比如我给他们看梵高的作品,他们就依据这件作品来发挥,非常令人惊讶。对于14岁至18岁的学生,可以开辟写生课,并依据写生来进行创作。总体来说,新西兰的教育框框少,几乎没有任何压力,但如果完全没有要求,孩子就不知道怎样做,作品就永远全是色块,没有故事;而我给他们一个点,就能让他们发挥更多想象力。”

责任编辑:吾佳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吾艺网 绘画艺术 美术绘画 艺术创作 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