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艺术家与中华文明史的对话
2017-01-15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吾佳
文章分享至: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如何用绘画艺术方式来记载和表达

■用艺术再现生活,描写历史,呈现文明,是中国艺术的优良传统

■呈现的是看得懂的中华文化图卷,看得见、摸得着、读得懂的中国人文精神

文化是一种自觉行为,一批人要有文化自觉,要不愧这个时代才是真正的画家,一个画家不替这个民族做事,就不能称其为画家,如果只盯着钱,就是生意人、手艺人,不是真正意义的画家。

 

吴云华正在创作《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实施的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代表着中国当代美术最高的创作水准。我省有8幅作品入选签约,数量居各省前列。目前,作品正在进行修改加工,画家们为展现出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文化形象而努力着。

此次活动是辽宁美术界发动最为广泛、艺术家参加最为踊跃的一次,共100多位画家参与。在草图的确认选拔过程中,中国文联组织专家队伍赴各省进行第一轮草图观摩,提出修改意见,又进行认真评选后选送北京。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组织美术家、史学家等各方面的专家经过三轮论证、评选,最后确定了150幅作品,辽宁入选了8幅。

在历史中行走,寻找中华民族文化的脉络,看到我们民族的坚韧——一种品质和文化的力量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如何用绘画艺术方式来记载和表达?

著名画家宋雨桂告诉记者,“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工程”最终完成的作品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显著位置长期陈列。该“工程”自2011年底正式启动,将历时5年,作品内容主要表现中国各段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涌现的杰出人物和文明成果,制定严格的创作计划,按照各个历史阶段的主次,遴选出150个根据历史题材创作的主题内容,比如河姆渡文化、老子与《道德经》、赤壁之战、玄奘取经、指南针与航海等。

宋雨桂介绍说,工程作品形式为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包括壁画、浮雕)共150幅(件)。作品最终将于2016年全部创作完成,并将于2016年国庆前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

记者一直跟踪采访报道“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记者看到省文联对此项“工程”高度重视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组织我省画家积极投入创作。 20121116日,在辽宁美术馆举办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辽宁作品草图观摩活动,专门从北京请来专家为画家创作的草图把脉。经反复研讨、多次修改,最终有8幅作品入选。其中国画有宋雨桂和王宏创作的《黄河雄姿》、崔晓柏创作的《胡服骑射》、许勇创作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张成思创作的《契丹与契丹文字》;油画有吴云华和高阳创作的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广廷渤、吴静雨和刘剑英创作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赵奇创作的《商鞅变法》,晏阳和李武创作的《赤壁之战》。

我省初选的美术作品为什么会排在全国各省前列?

省美协秘书长王易霓这样说,我省是美术大省,产生过在全国影响重大的众多美术家,而且我省画家历史上就擅长表现重大历史题材。

116日,记者走进画家崔晓柏的画室,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映入眼帘——鼓角争鸣、战旗猎猎、万马奔腾,成千上万的骑兵在马背上威风凛凛……赵武灵王在阅兵。这是崔晓柏正在创作的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国画 《胡服骑射》。

由于“胡服骑射”可查的历史资料很少,这就给画家出了一道难题。

崔晓柏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画家,为什么从150个选题中选择这个题材?崔晓柏说,他喜欢历史,特别是古代史,他愿意在历史中行走,寻找中华民族文化的脉络,与历史人物对话,在历史中他有自己的文化判断,在历史中,他看到我们民族的坚韧——一种品质和文化的力量。可以说崔晓柏是一个画历史的画家。

崔晓柏介绍,“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的一种军事变革。 “胡服骑射”大大提升了赵国的军事实力,很快赵国首先灭了中山国,然后南抑魏、齐,北逐三胡,“辟地千里”。 “胡服骑射”成为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军事变革。

崔晓柏是北方人,选择历史上居住在北方的赵国 “胡服骑射”的历史军事变革来创作,他感到得心应手。崔晓柏画国画的人物是他的强项,因此,画面上的100多个人物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在崔晓柏画室,记者除了看到长4.8米、高2.4米的《胡服骑射》外,还看到他正在为辽宁美术馆创作的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共24幅,每一幅都是一个故事,比如 《荆轲刺秦》、《岳母刺字》、《一诺千金》等。

崔晓柏说,用艺术再现生活、描写历史、呈现文明,是中国艺术的优良传统。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如此宏大的历史主题,如此巨大的财政投入,如此瞩目的民众期待,对于参与 “工程”的每一个美术家而言,责任都是沉甸甸的。

在之前的2009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中,许勇创作的国画《义和团血战廊坊》入选,此次他创作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又被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中。

《郑成功收复台湾》撷取一个特定的场面、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来歌颂民族英雄。画家以停泊在海边的战舰、鼓动的风帆、飘扬的旗帜和林立的枪矛刀剑把民族英雄置于画面的中心,他的后面是斗志高昂的英勇将士,他的脚下,是伏地求饶的荷兰侵略者。画家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线描勾勒景物,疏密聚散适宜,平涂施色,略加渲染,色彩沉着而瑰丽,塑造了一个个威武刚猛的斗士形象,将历史题材的绘画性和戏剧性处理得自然可信,使观者震动不已。

中国历史画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技巧,还是绘画语言都要有当代性

去年9月,“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草图观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办。开幕式上,入选艺术家与主办单位正式签约,这意味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美术家都许下了一个庄严的承诺。

入围画家高阳表示,从当初的激情澎湃到如今的忐忑不安,深感责任之重大。高阳和画家吴云华合作的油画作品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这个题材全国很多画家都想画,经过两轮竞选,最后落在他们手里。高阳说,我们将带着历史责任感与崇高使命感,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是根据土尔扈特东归祖国的壮举而创作的油画。吴云华向记者介绍了这一壮举。吴云华说,这题材他早在2005年就开始准备创作,没想到会赶上此次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记者在画面上看到回归路上有军人、老人、孩子、妇女等,20多万人,车拉人拽的浩浩荡荡,顶风冒雪地行进,整个画面气势宏大……

关于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有很多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有辽宁歌剧院排演的歌剧 《苍原》,《苍原》入选首届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此次怎样用绘画语言表现?高阳说,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表现中华民族的气节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吴云华说,这幅画难就难在,要用当代审美元素诠释那段历史。中国历史画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技巧,还是绘画语言都要有当代性。

为了画好这幅画,吴云华和高阳开车往返5000多公里去草原沿途考察,当时天还很冷,雪覆盖着大地,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他们重走回归走过的路,草地、沙漠、沼泽……感受他们当年回归祖国的伟大壮举,体会团结统一的中华文明精神内涵。

接下来他们还要去新疆,那里有土尔扈特的后代,从他们的后代身上感受挖掘他们先祖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主题,更好地把那段历史呈现出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辽宁的画家在此次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中几乎都是有准备的,比如,早在1995年至1999年间晏阳就参与过全景画《赤壁之战》的创作。

在新创作的《赤壁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以新的视角解读历史,反映历史。

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仅仅一个黄河还不够,还要画长江、画长城,再画黄河

《黄河雄姿》是宋雨桂主笔创作的国画。滚滚的黄河水,似乎诉说着黄河流域的人类活动和文明。

宋雨桂接受采访时说,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仅仅一个黄河还不够,他还要画长江、画长城,再画黄河。他要带领辽宁画家团队来创作《祖国颂》这个专题,由《长江》、《长城》和《黄河》3幅画组成。

宋雨桂说:中国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古老国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人而言,要做中华文化的艺术表达、现代表达、世界表达,首先必须要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画家心里要有远方,不仅要为当下活着,也要为明天活着。创作出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气魄。

宋雨桂认为,这些中华文明题材美术作品,对于每一个中国观者而言,心中必定会升腾对历史先贤的无限景仰、对祖先智慧创造的万般自豪,而对于每一个外国观者而言,呈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一幅看得懂的中华文化图卷,看得见、摸得着、读得懂的中国人文精神。(文:杨 竞)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中华文明史 吴云华 宋雨桂 艺术家 王易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