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吴叡书 纸本,纵27.7厘米,横240.6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吴叡(1298-1355),字孟思,号雪涛散人、青云生、养素处士,杭州人。终身布衣,晚年客居江苏昆山。他是元初篆书大家吾衍的弟子,少好学,工书法,尤精篆、隶。传世的书迹有《千字文》《离骚》《东山精舍记》《九歌图卷跋》等。
《千字文》,书于元至正四年(1344),为吴叡46岁中年力作。元人张雨在卷后跋:“尝阅赵文敏公四体书千文,其小篆用汉法,未若秦篆之特绝。孟思创意师古,集录千字,亦翰墨客卿之一奇也,得者葆之。”元代篆书自赵孟頫、吾衍倡导并实践以来,较之宋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得长期沉寂的这一书体又重新得以复苏。吴叡作为吾衍的弟子,不仅继承了老师结实的篆书功底,也接受了赵、吾等人的书法审美观,故其篆书典雅、秀逸。
此书作结字宽博,上紧下松,有秦石刻《诅楚文》的遗风,又直接受到魏《三体石经》的影响,故其在造型上有别于仿李斯一路的风格,而另具味道。在用笔上,全篇匀净峭拔,刚柔并济,并不似秦《泰山刻石》那样委婉多姿,多用藏锋,而是在笔画的起始处皆用露峰。明代《苍润轩碑跋》认为他的篆书“起笔处俱尖,盖自古文钟鼎中出也”。这也是吴叡的篆书能在元代独具一格、占有重要一席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