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黄杨木雕鉴赏与市场行情
2017-01-14 来源:美术报 作者:吾艺网
文章分享至:


黄杨木雕,顾名思义是以黄杨木为原料的雕刻技艺,是我国传统木雕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在浙江它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为“浙江三雕”。

一、黄杨木的特性及生长地区

黄杨木是一种四时不凋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高一般为l3,枝叶茂盛,生长非常缓慢,传说每年只长一寸,所以木质坚硬,不易开裂,因其难长,故无大料。《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性难长,俗话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故称千年矮。”关于黄杨木,古人对其特性颇多赞誉,清代李渔就称其为“木中君子”。在他所著《闲情偶寄》中记载:“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又如苏轼亦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其实遇到闰年要返退缩短的说法并不正确,事实是并非缩减,只是不长而已。由此可见黄杨木的生长着实不易,一木难求。一般要生长四五十年才能用于雕刻,这时黄杨木的直径也只有 35寸左右,所以常用以制作中型文玩陈设、印章或镶嵌等装饰材料。

据《酉阳杂俎》记载:“世重黄杨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寻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

因为生长缓慢,黄杨树木质纹理极其细密光洁温润,生长轮不明显。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黄杨木料为乳黄色,作品上漆初呈姜黄色,后变橙黄色,时间愈久,其颜色由浅而深,逐渐变成红棕色,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年久则色愈深,色泽可与象牙媲美。新剖黄杨木有淡香,其味能够驱蚊,树叶可以杀菌消炎、止血。其木质异常坚韧,硬度适中,非常适宜精雕细琢。黄杨木在中国的生长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湖北、浙江、江西、安徽、台湾等地。一般将黄杨木分为小叶黄杨、大叶黄杨和白杨(为浙江东部特产的珍稀木种)三种,其中以小叶黄杨为最上等。

二、黄杨木雕的历史

黄杨木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它具体起源于哪个朝代,目前无从考证。黄杨木雕最早作为一件单独的圆雕工艺品出现,目前有实物可考的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的“铁拐李”雕像,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所以,我们只能推测,黄杨木雕作为一门独立的工艺门类,其起源不晚于元代。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擅长塑造戏曲人物、神仙佛道、婴戏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象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晚清及民国是黄杨木雕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刀法纯朴圆熟,细密流畅,刻画人物形神兼备,结构虚实相间,兼具诗情画意的特点。

三、浙江地区艺术家及其作品特点

浙江黄杨木雕发源于浙南沿海的乐清市,距今约150多年历史。起源于龙灯骨架上装饰的木雕小佛像,清末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乐清因地处瓯江口岸,经常洪水泛滥,淹及农田,人们为消灾避邪,用樟木等制作龙档。每逢正月初十上灯至正月十七落灯期间,各村都盘舞自己的龙档祈求平安,并相互媲美。一般龙身有10节共24档,每档插上立体黄杨圆雕单一人物,后来逐步发展为每档插上双人或双人以上群雕人物。龙档造型层次分明,人物雕刻生动精巧。

根据目前可考资料证明,朱子常(18751935)是温州地区最早利用黄杨木进行雕刻的艺术家,他对当地黄杨木雕的技艺和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因其技艺高超,不同凡响,时人称其为“伦仙”。 从收藏其作品最丰富的浙江省博物馆和温州市博物馆来看,朱子常最擅长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品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尤以婴戏和佛像最突出。

从朱子常作品的风格和题材可以看出,其受清末文人画的影响较深,特别是受任伯年的影响。朱子常吸取了任伯年绘画艺术的精华,又透彻研究了人体结构,再结合自身的民间雕塑技艺,融会贯通,独创了一种清新流畅、纯朴圆润的雕刻风格。如当年文人在《虞初近志·巧工偶记》中写道:“子常曾刻婴戏图,凡百儿,儿各具一面目,无一类似者,态亦各殊,诚奇技也!”

除朱子常外,乐清与温州地区还涌现出了众多风格各异,技艺超群的黄杨木雕名家。如著名艺人王凤祚创作的“苏武放羊”,曾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1959年,他为北京历史博物馆创作的大型木雕“毕升”,作为固定展品常年陈列在馆中。此外,著名老艺人叶润周擅长镂雕技艺,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有的作为国家礼品,有的出国展览,曾荣获浙江省创作设计一等奖。当代黄杨木雕创作的领军人物高公博开拓了黄杨“劈雕”这一崭新的木雕工艺,被称为“走出了黄杨木雕数百年的局促”,开一代先河。

四、黄杨木雕的表现形式

黄杨木雕有三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其造型理念、技艺及程序都不一样。一是传统类,以单一的人物造型为主,亦有群雕或拼雕;二是根雕类,以天然黄杨木根块为材料,利用树根造型;三是劈雕类,将无法用作人物雕刻的木块劈开,取其劈裂后的自然纹理立意雕刻,一切顺乎自然,不作精雕细刻。传统类的雕刻有人物范型,材型要与之相契合,故有泥塑构稿、选材取料、敲坯定型、实坯定格等程序;而根雕则随机应变,构思的灵活性很大,无需泥塑构稿,而必须注意保持树根特有的造型意味;劈雕则将注意力转移到纹理的抽象造型上。

雕刻的工具有泥锤、雕塑架和泥塑盒,以及卡钳、刮刀和各种型号的塑刀等。用于打粗坯的工具有锯、木敲锤、铁敲锤等。用于雕刻的主要工具是凿,它的种类很多,功能齐全,又分斜凿、三角凿、平凿、圆凿、中钢凿、反口凿、翘头凿、针凿等。其操作流程比较细致,具体分为构思草图、塑制泥稿、选料制坯和修细磨光等多道工序。其中镂雕技法是木雕中最精巧的一门技艺,它能使作品空灵剔透,玲珑精巧,雅致美观。

五、黄杨木雕的鉴别

由于黄杨木雕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价格一路走高。近年来有不良商人用作伪的方式以假乱真。如用与黄杨木容易混淆的木材来冒充,主要是水黄杨,近年也有用栀子、卫矛等仿制的。但后几种树材年轮较粗,木色较偏白,比较容易区分。黄杨木原木皮色淡黄,直径一般不会粗过30厘米,大多数在20厘米以下较常见,断面打磨后年轮较细密,每圈年轮最多不超过一毫米,色淡黄至偏白,无边材,无毛孔,手感细腻,长直材料少见。水黄杨色偏白,年轮较粗,边材厚,有大型材料。黄杨木成品一般为小件圆雕,偶有透雕卡子花饰件,手感细腻。水黄杨一般多偏大型雕件,原木色偏白,手感偏涩。还有为了仿真而上色作旧的方法,此种作伪的色泽不自然,且没有包浆。鉴别时可用软布或棉签蘸取少量“香蕉水”擦拭,赝品会褪色,真品则不会。

六、黄杨木雕的市场行情

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黄杨木雕的价格也水涨船高。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当时的黄杨木雕在拍卖场上露面不多。1995年上海朵云轩拍卖会曾推出一件清代黄杨木雕“如意观音”,以22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个价格在当时并不低。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黄杨木雕在各地拍卖场上亮相增多。2002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件高为11.7厘米的清代黄杨木雕笔筒,成交价高达68.2万元人民币。2005年一件清代黄杨木“瘦骨罗汉”在翰海拍至77万元人民币。2006年中国嘉德(微博)推出的两件清代名家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一件为“送子观音”,成交价为55万元人民币;另一件为“三星拱寿”,成交价为41.8万元人民币。2007年清代黄杨木雕“铁拐李”在北京诚铭国际拍卖会上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和追捧,最后被一藏家以275 万元人民币收入囊中,此价为目前黄杨木雕拍卖的最高价。2008年,乐清有4件黄杨木雕作品在中国嘉德2008年春季拍卖会“现当代雕刻艺术”拍卖专场上也表现不俗。此4件黄杨木雕作品分别为王笃芳的“庄子”、高公博的“屈子行吟”、郑宝成的“屈原”和牟湘波的“人在旅”,成交价最高者为6.72万元人民币,最低为3.136万元人民币。福州市的雕刻名家阮宝光的作品“读给婆婆听”,以5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位列黄杨木雕拍卖历史成交价的第四位,说明当代大师的精品和古代藏品在价格上已不相上下。而当代大师们的优秀作品还远未被收藏市场所认识,收藏者可适时把握机会。

(作者:陈姝洁)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黄杨 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