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军械库艺博会上,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策划的“军械库焦点:中国”(“Armory Focus: China”)为观众呈现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备受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颠覆了国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旧有观念,为国际藏家和观众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当代艺术的新视角。
本文邀请了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与销售的全球在线平台artshare.com网站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andre Errera来分享他关于今年军械库艺博会的看法。
近期的两个展览: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当代中国水墨的过去与现在”(Ink Art:Past as Presentin Contemporary
China)和迈阿密鲁贝尔夫妇收藏展《中华廿八人》已然为美国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新视角。因此,美国观众对此次“军械库焦点:中国”亦报以厚望。如果说前两个大展只是在内容上的初露端倪,那么军械库艺博会则是对市场销售的首次尝试,本次中国区共有十七家画廊和30位艺术家前来参展。
此次入选的画廊包括了许多从未参加过海外展览的机构,这个大胆的举动得到了许多经销商的支持,并最终获得了成功。本届策展团队想要推动美国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了解,打破他们还局限在对活跃于七八十年代的艺术家、如曾梵志这种常在拍卖新闻里见闻的几个名字的认识。此次“军械库焦点:中国”主要聚焦于文革之后的新一代艺术家,但也有一例外:香港10号赞善里画廊( 10 Chancery Lane)选择把重点放在中国第一批当代艺术家,黄锐和王克平等人身上。这实际上是一个有趣的决定,由于它的存在,使得整个展览构成了一个更趋完善的历史语境:既包括了早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又呈现了新时期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变革和现状。
此次展览的最大缺点就是展位太小。中国艺术家善于用大尺寸格式来表达自己,但画廊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展出一些相对较小的作品。当然,也有一些尺幅稍大的作品,如当代唐人艺术中心(Tang Contemporary)展出的徐渠的迷宫绘画,赵赵在前波画廊(Chambers
Fine Art)展出的雕塑作品和徐震的装置等。
与出现在其他博览会上的新兴热门画廊相比,中国画廊倾向于展示更多数量及艺术家的作品,而非仅仅做一两件作品的宣传。参展画廊站台中国(Platform China)则大胆布局,独具创意的把展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固定展区,另一部分改造成一个项目空间做主题展,每天更换新的作品进行展示。
另一个让人感到遗憾的现象是,本次展览中很多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并没有得到展示的机会,展商更倾向于展示架上油画,而避开装置或者影像作品。当然,这是在博览会上不可避免的情况,毕竟,展商要为自己的成本打算盘,销售是很重要的一环。
然而,每个人心中都会存有疑问——美国的收藏家是如何看待这个展区的?对于他们大多数人来说,“军械库焦点:中国”令他们第一次接触到那些过去闻所未闻的艺术家。检验藏家满意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博览会的销售情况,整体来说本次博览会的销售业绩是非常好的,一些画廊的作品很快就售罄了。
“惊喜”是这次展览中藏家们最常提及的评价,拥挤的展览现场就是美国观众对此次展览最好的反应。毕竟,这次博览会的终极目标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虽然“军械库焦点:中国”的参展作品只代表了一小部分中国优秀艺术家的水平,但它的成功在于它拓展了外界对中国当代艺术认识的广度,让国际藏家嗅到了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气息。在相关的中国当代艺术座谈会上,资助人郑志刚(Adrian Cheng)先生也认为这一点尤为重要。
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在于“军械库焦点:中国”所引发的兴趣是会持续升温还是将逐渐淡化消失,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画廊的后期跟进,以及年轻的中国艺术家们在未来博览会上的表现。因而,我们将密切关注即将于5月14日在香港开幕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