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威尼斯中国群展班师回国 将有三场展览亮相
2017-01-1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张小涛的动画作品《量量历险记》 局部

20136月开幕的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是中国艺术家参与最多的一届,除了中国馆外,近10场、成百上千中国艺术家构成的“平行展”,让“组团、扎堆”现象引发热议,甚至出现“中国人攻占威尼斯”的说法。这场逐梦之旅已于201311月结束,近期,这些去年亮相威尼斯的中国展览纷纷班师回国。3月,中国馆展及两个平行展分别在北京、温州、广州举办。

现状三场“威尼斯中国展”相继亮相

去年在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出“心·跳”平行展,于33日至29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展出。参展艺术家包括陈丹青、方振宁、刘小东、谭平、喻红、于建嵘、张新军、赵淑红等,作品表达形式涉及电影、绘画、现场偶发音乐等。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与新作品的比例是73。策展人喻高称,年轻艺术家张新军两次参展的装置作品《家庭琐事》尤其受欢迎,一套旧的桌、椅上,出现三个微小的、被窥视的狭小的房间,它讲述着作者自己与家庭间的故事。张新军从威尼斯回来不久,在北京有了自己第一个个展。

去年曾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出的艺术项目“变位”,于315日移至温州昊美术馆。国家馆展览由王春辰担任策展人,参展艺术家包括行为艺术家何云昌,以影像见长的缪晓春、王庆松、张小涛,以非艺术家的身份参展的胡曜麟和名不见经传的画家童红生,以及因其社会性问题存在巨大争议的舒勇。

阵容最为强大的平行展《未曾出现的声音》,去年亮相威尼斯引发了最多的争议。占地5000多平米的展厅堆满了156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该展由王林任总策展人,艺术家有行为艺术家原弓、金锋,湖南摄影家欧阳星凯,广州艺术家江衡等。原弓的作品《空袭全世界》,两架玩具飞机出现在圣马可广场上空,引起了当地军方、媒体、警察等不同的反应。在威尼斯展览半年后,这些作品如今已运到广东美术馆,即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示。

质疑去威尼斯烧钱更“镀金”?

有艺术评论人指出,到国际大展参展、获奖,然后被西方策展人看中,作品囤积多年后出手,价格飙升,几乎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走红的不二法门。加上威尼斯双年展的申报政策有所改革———2003年在原有的国家馆、主题展基础上,增设“Extra50”部分,接受各国非营利艺术机构在双年展期间举办展览的申请———当中国人熟悉了威尼斯的申报程序后,中国艺术家纷纷涌去威尼斯。

回国办展,真是“镀金”好还乡?

平行展“心·跳”的策展人喻高对南都记者坦承,在威尼斯办展览是一个很烧钱的行为,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相应的回报,之所以做展览是抱着“拆解神话”的心态。“这样一个展览在国内场地费大部分都能免掉,可能只需要运输费,十来万就能搞定,而去一趟威尼斯就花了700多万。”

对于花销,参加威尼斯中国馆展览的艺术家张小涛深有同感,为筹备展览,他在威尼斯呆了一个月,从运输到作品所需要的投影到食宿,花了七八十万人民币,“幸好,北京白盒子艺术馆在我去之前买了我两张画,钱刚刚好。”王林的《未曾出现的声音》拉到四川一家公司的投资,整个展览花了2000多万。

这三个展览的策展人都对南都记者表示,回国办展是去威尼斯之前就计划好的。以国家展为例,“昊美术馆是展览的赞助商之一,赞助了开幕当晚的晚宴费用,二十来万,回来办巡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王春辰解释。

艺术家说:“去威尼斯就跟去金色大厅一样”

尽管去威尼斯参展花费高、申报渠道复杂,但“威尼斯归来”的光环仍有它的魔力。

比如曾引发争议的新晋艺术家郭凤怡,她退休之后练习气功疗养,并拿起画笔画出了修炼气功后的种种感悟和景象。她在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展之后,接着在英国的一流美术馆Hayward美术馆参展。这个民间退休女工缔造的国际传奇一时争议四起。

而参加中国馆展览的油画家童红生此前名不见经传,参展后,欧洲很多美术馆邀请他去办展。中国馆的其他参展艺术家今年也动作频频,张小涛近年规模最大个展《空影》近日在苏州展出,何云昌马上在北京798有个展,“大家有时候会开玩笑,何云昌回来之后卖了一张大画。”中国馆策展人王春辰说,但这些现象没办法说这就是所谓的“镀金”效应,“也许未来会,目前没有觉察出来。”

在张小涛看来,哪怕自己付出了高投入,但能被选去国家馆参展还是件很荣幸的事情,他说全球从事当代艺术的著名艺术机构、策展人、收藏家、艺术家都过去了,“我见到了古根海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日本21世纪美术馆的负责人,还见到了希克这样的藏家,还有南条史生、蔡国强等。”张小涛坦承,每个艺术家去威尼斯的目的与方向不同,有的人抱有“买文凭”的想法,“之所以涌现出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情况,这就跟演出的人要涌去金色大厅一样”,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但有的人从威尼斯回来,还是一无所有。关键还是得靠艺术本身来说话。”而喻高认为,赔钱也是很高兴的事情,“踏上这个平台就是自我超越了。”

策展人说:威尼斯能否助力艺术家取决于作品质量

随着当代艺术常识的普及,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去威尼斯参展,除了国家馆之外,还有平行展这样的“捷径”。“威尼斯光环”能闪耀多久?

王林表示,威尼斯在过去对中国当代艺术来说起到的作用,包括经济效应,有“镀金”的感觉,“90年代去的人回来马上就成了代表人物或者在市场很有反响。”他坦承,之所以把156位艺术家拉到威尼斯,就是希望可以消解威尼斯的神话,“这展览起到了两个方面的颠覆作用,第一个颠覆西方人对中国艺术那种过时的片面认识,只记得过去几个符号;第二个就是颠覆效益的神话、成功学的神话。那几个被推崇的符号代表不了中国,光环自然就消失了。”

在国家馆策展人王春辰眼中,威尼斯双年展是一把双刃剑。“威尼斯这个品牌本身具有足够的影响力,能引起广泛讨论,这对参加过的艺术家有影响,在声望和履历上有提高,对他多了一点认识,反过来说,如果他没有更多的作品,也就不过如此。比如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他们并不是说参加了威尼斯就成为市场上很好的人,而是因为他们不断地在各种场合参加展览、交流。1993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中有些人,因为后来没继续做艺术,我听也没听说过。”

“威尼斯光环”并不只是庇佑艺术家,策展人同样也获得了更大的知名度与关注度。比如去年威尼斯中国馆的策展人王春辰,在成为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之前,他在学校当老师、写文章、翻译书,也策划过学术性的展览,但似乎不是热门人物,如今艺术圈内外都一下子记住了他的名字。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刘小东 双年展 威尼斯 方振宁 艺术家 谭平 陈丹青 中国群展 喻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