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召开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北京分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协会章程,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北京民协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搜集、挖掘、整理、研究北京地区的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通过编辑丛书、举办展览、开展学术研讨和艺术交流活动,促进北京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民协成立以来,组织过多次采风活动,搜集了大量民间文学资料,并整理出版了《北京风物传说》、《香山传说》、《颐和园传说》、《八达岭景物传说》、《天坛景物传说》、《中国长城故事集》、《长城脚下的传说》、《颐和园景物传说》等民间文学丛书。
北京民协还担负着国家下达的列入社科发展规划的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北京卷》、《中国歌谣集成 北京卷》《中国谚语集成 北京卷》工作。另外,《中国民俗大典 北京卷》的组稿、编辑工作也已启动。
北京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有风筝、而塑、剪纸、泥塑、脸谱、绢人、彩蛋、草编、内画、烙画、根雕、骨雕、微雕、毛猴工艺等近30个门类。近年又增加了卵石画、瓷板画、布贴画、绳编、微书、鱼骨工艺、葫芦工艺、俏色石雕、宝刀工艺等。
北京有不少著名的民间艺术代表人物,如面人汤(汤夙国)、面人郎(郎绍安)、风筝哈(哈魁明)、毛猴曹(曹仪简)、花儿金(金铁铃)等,他们形成了北京民间艺术的特殊优势。
为了弘扬北京民间艺术,民协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一系列展览和民间文艺理论研讨会,一些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发表于各报刊。
为了保存、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这项文化遗产,协会与北京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北京民间艺术》8集电视系列片,系统地介绍了传统民间艺术的8个门类。
民协积极开拓,将民间艺术推向世界,先后在新加坡、日本、意大利举办各种民间艺术展览。
民协现有会员493人,其中有33人次在国际上获奖、40人次在全国获奖,50人次曾去国外参加讲学、学术研讨会、举办展览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下设民间艺术委员会、新故事创作委员会、民间文艺理论委员会、北京民俗委员会。
协会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