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赵振川:画家读书很要紧行路更要紧
2017-01-15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读书要紧,行路更要紧”。23日,在第三届九城联展·西安站的举办地——西安美术馆的多功能厅,“长安画派”著名画家赵振川与书画爱好者一同分享了“长安画派”大师们的故事,让人感受到老一辈大家对艺术的投入和个人魅力。

“小故事的展示更有思想深度”

在陕西,作为国画大师赵望云的儿子,赵振川恐怕最有资格讲述长辈的故事。正如他所说,他是从画家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从后来人的角度缅怀先辈、纪念先辈、回忆先辈为陕西美术所作出的贡献。

赵振川是从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的小故事展示一个大的时代画面的,他说自己说的是“长安画派”逸事信天游。因为他觉得“小故事的展示更有思想深度”。

赵振川介绍,“长安画派”是1949年后到上世纪60年代初才有的说法。“关山月、何海霞都是解放初来的。上世纪40年代因为陕西是大后方的原因,在西安形成了一个画家群体。”

赵振川的讲述随着他的思绪而动,“赵望云写生,冯玉祥题诗,出过一本农村写生集,用绘画的形式,把中国农村的苦难凋敝进行了深刻的反映。从新闻史的角度上讲,中国画进入新闻报道,这也是一大创举。”

“老先生刚把筷子一放,就把笔拿起来了”

赵望云从一开始就面向生活,提出画家读书很要紧,行路更要紧。这对赵振川影响很大,也可以说是终身受益。他特别说起当年张治中请赵望云去新疆写生,而赵望云和黄胄一起,因此成就了一个大家。“我这个黄胄哥要是没有去新疆的机会,画得还是会很好,但不会这么好。”

讲到艺术上的坚守,赵振川回忆在何海霞家吃饭,“老先生刚把筷子一放,就把笔拿起来了,这就是艺术上的追求,艺术成绩和劳动是连在一起的。上世纪90年代,何老快90了,对我说,‘我们以后要谈艺,不谈技术。’中国画的精神,笔墨就是精神,是人的品位的体现。”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创作体会,“思考的时间要长,思考得要周密,要充分。‘长安画派’看事看得深刻,画家要练就一双好眼睛。选材上,寻找生活的突破点也很重要。”(文:谢勇强)

责任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西安美术馆 赵振川 长安画派 画家读书 要紧 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