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资讯 > 专题 > “纵情山水间——孙志刚写生作品展”专题报道
“纵情山水间——孙志刚写生作品展”专题报道
2017-08-01 10:00:00 来源:吾艺网 作者:吾佳
文章分享至: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吾艺网讯 7月29日“纵情山水间——孙志刚写生作品展”在媒体村民生银行艺术馆开幕。展览展出孙志刚先生近期写生的五十多幅作品,在京近百位书画家、书画爱好者莅临媒体村艺术馆观摩。


 

开幕式现场:孙志刚老师致辞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王志纯先生;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谭晓世女士;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著名山水画家王裕国先生;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郭华卫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人物画家彭铭利先生;河北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清华美院鲁双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安国生先生;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阿里雷公先生以及李立青、周冰、李喆 、邵立春、高强、腾模、高晏华、徐占沛、秦秋萍、刘素莲、孙军以及鲁双喜清华美院高研班的同学们等好朋友。


 

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办公室副主任孙志刚接受吾艺网采访:谈写生展


古人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其实写生对绘画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从速写当中,我们能看到黑白灰的关系,松密和构图,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画家个人对自然的关照,对自然的一种理解,也是对人生阅历的一种理解。从去年的四月份开始,我赴海南五指山、三亚、海口,广西的阳朔,山西的阳泉盂()县,北京怀柔云蒙山、门头沟爨(cuàn)底下、房山十渡写生五六次,有近百幅写生作品。看着这些钢笔、水墨作品,仿佛像秋天收获庄稼的老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还望方家给予指正!


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王志纯接受吾艺网采访:评孙志刚写生展


我跟孙老师是多年的朋友,他在中国工笔画学会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看到他的作品之后有两个感想:第一个,他作画认真、态度严谨、画面结构完整。在工作之余能积累那么多作品,感觉非常吃惊;第二个是勤奋,他在艺术上不断追求的钻研精神,我觉得非常的可贵。孙志刚的写生作品,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感悟,非常具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著名山水画家王裕国接受吾艺网采访:评孙志刚写生展


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作品中都灌输了志刚的一个理念——“自然之境”。 体现了他对自然物象的理解和梳理,体现了他对艺术的再认识和对自然的深入了解以及观察。写生实际上最本质的任务不是画出一张画,也不是用毛笔把国画的纯粹语言塑造起来,而是画面的经营和章法。所以说在写生中构成画面,是所有画画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把自然转换成艺术品的重要手段。他已经把写生画到今天这个地步,足以见志刚是非常勤奋有悟性。


 

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当代著名中国穆斯林画家阿里雷公接受吾艺网采访:评孙志刚写生展


孙志刚先生的这次写生展,每件作品都是精心选出来的,反应出他对自然的一种的感情和写照。他的作品来源于生活,非常感人,能够赏心悦目的传递祖国山河真谛。很遗憾自己没能跟他一起走进名山大川,把自己捆绑在大自然中,去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祝贺孙志刚先生的这次展览顺利成功,也希望他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和画家!


 

展览现场:书画家阿里雷公挥毫泼墨


展览现场:书画家王裕国挥毫泼墨


 

展览现场:书画家邵立春挥毫泼墨


 

展览现场:孙志刚李小花夫妇交流写生心得


写生是中国画一大优秀的传统,几乎从有画以来就有写生相伴随。孙志刚老师的写生,面对现实,主观提炼。他在山水树屋形态中提炼线条,他在对象疏密曲直中提练结构,他又在现实物象的运动连结虚实中体验节奏与韵律,因此他的写生已不只是对现实物象的再现式反映,而是溯于心源的对造化的提炼与感悟。





也许是长年画工笔的缘故,使得孙志刚对于线条有着过分的痴迷,也有其独特的体会。在这批速写作品中,最显著的特征:孙志刚对于线条的着力刻画,无论是村舍、山川、草木、竹林,他都以线条作了细致刻画。





孙志刚先生的这种细致,并非写实主义式的面面俱到;相反,则全然跳出了西方写实主义技法的明暗处理方式,而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优势,特别是工笔画创作对于线条刻画的凝练表达。对于画面表达的重点,作细致的描绘;同时也非常善于画面留白的处理,细致中又见简率,予人独特的欣赏体验。





据悉,此次展览持续至8月28日,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莅临参观。

编辑:吾佳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纵情山水间 孙志刚 写生 写生作品展 王志纯 王裕国 中国工笔画学会 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