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当大美京剧遇上连环画”展览亮相上海
吾艺网讯 7月22日下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下简称“人美社”)“一百零八上苑”草坪上高朋满座,“国粹——当大美京剧遇上连环画” 在此开幕,展览是有关“京剧”与“连环画”的对话和传承。
京剧表演艺术家史依弘现场表演
国粹—当大美京剧遇上连环画”展览亮相上海
提及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是绕不开的,成立近70年来出版了8000余套连环画图书,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从《三国演义》到《山乡巨变》,在一部部经典作品的背后,是连环画人的悉心创作。在盛时,仅画家就有赵宏本、程十发、顾炳鑫、贺友直、钱笑呆、陈光镒、颜梅华、韩和平、丁斌曾、汪观清、韩敏等百余人,号称“一百〇八将”。
一百〇八苑内主楼,许多连环画名家都曾在此工作。
2020年春日,位于长乐路弄堂深处的“一百零八上苑”对外开放,这里至今依旧是“人美社”的办公地,草坪后的三层小洋楼便是当年众多经典连环画的诞生之地,这个弄堂,甚至说这片草坪和洋楼便是“中国现代连环画的发源地和摇篮”。
如今,“人美社”所在“长巨富”的区域,虽被贴上了“网红”的标签,但依旧保留着市井和弄堂的生活气息,“人美社”距离贺友直所居住的巨鹿路“一室四厅”相隔不过百米,当年贺友直估计从巨鹿路一端走不多步便可以到社里;而距汪观清当时所居住的五原路大华新村也不远……虽然相隔半个多世纪,但地理上依旧可以探寻出当时连环画作家与出版社之间的相伴关系,以及互相之间的友谊。
从展厅中,看“一百零八上苑”
京剧与连环画的对话
盛夏时节,“一百零八上苑”迎来了开放后的第二个展览,“国粹——当大美京剧遇上连环画” 在一百〇八上苑美术馆开幕。京剧与连环画都是传统文化形式,众所周知,程十发等许多画家都本身是戏迷,也创作过许多戏画作品。但直接以京剧与连环画对话的形式呈现展览却是首次,是什么促成了这次展览?
一百〇八上苑美术馆外景
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顾伟介绍,春天院子刚开放的时候,梅派大青衣、京剧艺术家史依弘便来参观,得知她和她的父亲喜欢连环画,就送了一套《中国戏曲连环画》(入选2020年中小学阅读指导目录)给她。当晚,史依弘就发来反馈说,书中涉及的30部经典戏曲,至少有一半自己演过。由此萌生了策划相关展览的想法。在具体梳理过程中,一点点将连环画作品和史依弘的演出剧目照筛选后勾连构成了展览的雏形。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顾伟和梅派大青衣、京剧艺术家史依弘在展览现场
走进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袭史依弘的宫装戏服,这是2013年史依弘的特别定制,其刺绣部分由苏州绣娘全部手工刺绣完成,成衣也是在苏州完成的。普通观众大多只能在舞台下远远看到台上的演员着华美戏服唱念做打,而当宫装戏服近距离展现在眼前时,其阔袖、对襟、飘带裙上的凤纹、牡丹纹等精致到令人动容。而宫装后的墙上是一组史依弘的舞台形象,其中《贵妃醉酒》的剧照中对应的正是展览展出的实物戏服,对照之下,静态的戏服仿佛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
展厅内史依弘宫装戏服
而对于此次展览所蕴含的主旨 ,史依弘认为就是“致敬”二字,致敬戏曲连环画,也致敬京剧前辈和大画家们。
展览现场
循着展线向前,史依弘饰演昆剧《牡丹亭》杜丽娘的剧照与彭连熙、彭福来新绘的同名彩色连环画并置展出。戏剧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戏剧的服饰、舞台上虚灵的空间、演员的唱词身段共同构成了传统戏曲之美,而连环画则是以绘画场景和人物排布无声地推进故事的发展,一出《牡丹亭》,两处演绎,有互补,也有贯通。
展览现场
由《牡丹亭》连环画开启,展览进入了一个戏曲连环画的世界,《霸王别姬》,钱笑呆、陶干臣绘的《宇宙锋》,赵宏本、林雪岩、刘锡友绘的《白蛇传》,黄全昌绘的《打渔杀家》等连环画作品,展示了不同连环画家对戏曲的理解和表现手法。可以看到当时连环画家创作时修改的痕迹,尤其是画稿外的铅笔备注,似乎把观者带到了连环画家的案头,揭开了那一本本小人书的创作过程。
钱笑呆、陶干臣绘《宇宙锋》
《霸王别姬》
“艺术有相通之处,连环画与戏曲可谓姐妹艺术,连环画从京剧身上获得不少养分。”当得知自己工作过的院子有连环画与戏曲的新展,现年89岁的画家汪观清也来到展览现场。
据汪观清回忆,老一辈的连环画家多有向戏学习的过程,画中的造型服饰借鉴京剧舞台艺术,再配上现实中的场景。汪观清尤其提到2020年已经百岁高龄的人美社老领导、老画家黎鲁也是京剧戏迷,他还清晰地记得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5周年时,当时才二十四五岁的自己见过黎鲁带领程十发、贺友直、颜梅华、韩敏等六七人上台表演《空城计》等唱段。
贺友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贺友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我熟悉的比我大10岁的老先生对戏曲很迷,他们创作的表现手法也融入了戏曲的抽象含蓄,当时很多画家听戏时会闭着眼睛打拍子叫好,还会自己唱大花脸。他们还会拉着我唱。”汪观清讲述时也模仿着老画家们打着鼓点,“我去韩伍家拜访时,他戴着长髯、拿着马鞭,一面唱一面走;颜梅华、韩敏还善于拉琴……”
展览现场
在汪观清看来,连环画和戏剧有很多想通之处,虽然连环画没有声音和动作,但讲求图文并茂,要求文字有文学性、绘画有艺术性、严肃性,要画得雅俗共赏。
此外,为了凸显致敬经典和传承文化的意义,展览的一角,以老照片展示梅兰芳先生的个人成长、艺术代表作及与艺术名流、国际艺术舞台的交往。并展示了一把梅兰芳先生的第一任琴师徐兰沅先生制作并演奏过的琴。如今在史依弘的演出中,西皮就是用这把琴奏出的。
史依弘在展厅
季崇建手书《梅派青衣史依弘擅演剧目单》
朱刚以史依弘的舞台造型创作的《穆桂英》
在展览的策展言中写道:“史依弘戏曲表演的精彩影像与上海人美社珍藏的戏曲连环画作品并置展陈,远非止于简单意义的嫁接,而在于形塑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浸入式意象空间,再度寻求和发见中国传统艺术的大美。并且,我们试图进一步阐发和光大中国连环画摇篮‘在地性’的意义,深入地演绎艺术介入社区艺术塑造城市的生活美学。”
展厅外的戏剧连环画元素
展览现场
经典连环画如何保护性开发
上海人美社曾被誉为“中国连环画摇篮”,连环画至今都占人美社文化以及营收的半壁江山,这其中八九成是老一辈连环画家留下的文化资源,它们如何在当下继续焕发生机?
上海人美社目前给出的实践是精选经典作品,忠于原著出版、保护性地维持连环画市场。
在顾伟看来,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连环画的艺术价值一直被低估。一些经典的连环画作品,都是当时一流的画家创作,且脚本文字也都是。
其中最显著的例子是1950年代末经过4年时间陆续创作的60册《三国演义》连环画,其中为人所知的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和经典的人物造型,而忽略了其中的一些封面出自程十发、刘旦宅的手笔。此外贺天健应邀题写书名,篆刻家都冰如则为本书篆刻了形状不一、字体各异的序号印章。整套书的封面将书、画、印完美结合,对日后连环画套书的制作起了极大的示范作用。
而其中另一个被忽略是,早已存在于当代中国人潜意识中的三国人物的图像形象其实来自于这一版连环画。其实在创作这套书之前,编创人员作了充分的案头准备,他们不仅精心研究有关汉代服饰、兵器的典籍和史料,而且亲赴博物馆考察相关实物。从编辑提纲的讨论,到每册分工作画,都是尽心尽力互助合作,这在连环画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
为了让各分册的人物尽量统一,由刘锡永、徐正平、陈光镒、凌涛、卢汶5人预先设计了115个人物绣像。参加编绘的作者们反复阅读原著,并参考戏剧的脸谱,例如关羽,以“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为其特征。还为了周瑜要不要画上胡子还引起了一场讨论。讨论的结果,多数人认为现在画的是演义小说,可以不必考据正史,人物塑造应该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戏剧形象为基础,因此决定不给周瑜画胡子。但是演义毕竟是有历史性的,在环境、服饰、礼义等方面,应该尽量遵循历史事实。这一条甚至成了日后上美画家绘制演义小说连环画的准则。
比较1980年代央视版《三国演义》的人物造型,不难发现,其中不少人物形象,来自“人美社”出版的连环画。
2014年《三国演义》整理本书影
迄今为止,《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已再版多次,并推出了英汉对照版、法文版,每次再版也会依据不同的时代的审美和受众做修改和增删。
目前,人美社每月出版的收藏版连环画在“连友圈”中依旧受到追捧,只是价格从过去的8分到现在的60多元。虽然市场依旧保留,但人美社也意识到对“连环画的保护性开发”尤为重要,为了保证连环画出版物的收藏价值,收藏版连环画出版节奏放缓,数量压缩。渐渐地也有年轻人加入了连环画的收藏。
在感叹经典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时代发展太快,让如今的年轻人再定下心来画一套类似“三国”连环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高峰面前,创新似乎成为了悖论,创新也许不难,但在如今的时代要到达当时的高度几乎是天方夜谭。”顾伟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创新,目前人美社越来越注重年轻人的喜好。”
201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工笔长篇连环画《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就在去年“人美社”出版的工笔长篇连环画《许茂和他的女儿》获得了“中国最美的书”,而另一部近期出版的八开12幅连环画《罗伦赶考》虽是对经典连环画的再版,但跳出连环画固有的模式,不仅仅展示了作品文本,还增加了逐幅解读的部分,再配以创意的设计,使全书的线条之美得到张扬,在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这套连环画的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让人们看到传统连环画艺术步入当下的生命力。同时,顾伟也认为“连环画原创要遵循初衷和初心,如果新创作的连环画是对原来的颠覆,对连环画的发展无益”。
画家高云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连环画作品《罗伦赶考》,再版封面
《罗伦赶考》内页
提及初衷和初心则不得不回到“上美社”的院子,“上美社”从成立之时便在此地,计划在未来老一辈连环画家工作过的老楼改建成为连环画史料馆,过去半个世纪前的工位也会被标注,预计首展会配合《贺友直全集》的出版做贺友直连环画展。而一百〇八上苑美术馆的展览排期已至年底。
一百〇八苑内主楼,许多连环画名家都曾在此工作。
上海人美社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除了传统的连环画, “人美社”在艺术学、艺术设计学、美术学等出版板块也实力不俗,近年来大型展览画册的出版也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模式,自2017年承接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法国卡地亚基金会的展览画册获得认可后,“人美社”也成为卡地亚基金会在中国出版行业的唯一合作伙伴。待到隔年与卡地亚基金会再次合作时,从书籍设计开始,便由人美社的团队完成。由此人美社与国际一流艺术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一次跨界。
“人美社”建立于1952年8月(前身是华东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部与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初改为现名),2022年,将是“人美社”成立70年,在历史的财富与新的时尚的构建中,传统与现代并存、发展。
展览海报
据悉,“国粹——当大美京剧遇上连环画”将展出至9月20日,展览地址为长乐路672弄33号一百零八上苑,观展前需提前在“上美好读”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为避免人群聚集,每天限量100个参观名额。
整理编辑:吾想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