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存在具体的现实境况中,以追求生存和幸福为出发点,在遭遇现实时不断的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从个体的亲身体验出发,发现问题→怎么办→具体的行动→实际效果→发现新的问题……这个过程构成了个体生命的历程和内容,也形成了人类的现实境况。
对此时此地的具体现实境况进行体验、思考和实际行动,每个人都是如此,但每个人的角度、方式等都各不相同。艺术家/艺术作品,是人/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生存在现实中的人,对他的生存体验、思考的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人类的思维方式不愿接受杂乱无章的东西,要把它整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在学科、领域、系统的划分中,把某一类人的某种表达、实践方式定义为“艺术”。随着社会现实的流动变化,“艺术家”和“艺术”的定义,随着具体的现实情境而不断变动。艺术家首先是人,艺术作品首先是人的行为方式。“问题”才是本体,“自由”和“创造性”才是艺术的品质所在,“艺术家”的身份和“艺术作品”的方式,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
在当下的中国,与现实生存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从当代普世价值的角度看,很多问题堪称“奇观”;从本土亲历者的角度体验,很多问题难以忍受。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这些问题越来越不满时,它们成为正在或将要影响所有人的重要问题,让所有人都越来越难以忽视或回避。
中国当下的重要问题很多,而且,很多是顽症——从遭遇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以来悬而未决、一直延续至今。快乐或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在和别人对比中产生的。中国人当下的很多痛苦,是在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对照中产生的。中国传统文明以“人生而不平等”为基本假定,以压制人欲和科技发展甚至牺牲国民尚武精神的方式冻结社会进步,来达到社会的静态稳定。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文明,以“人生而平等,其一系列基本权利不容任何群体剥夺”为基本假定。当中国遭遇西方的这种核心价值观和自然科学技术后,带来的最大麻烦是史无前例的精神困扰。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不但在国际社会中没有竞争力,而且在本土失去了吸引力。但大多数中国人又没有愿望或能力迅速引入和接受西方现代文明,据此来迅速调整、改造自己。于是,中国人便失去了既往的运行轨道,徘徊在两个文明的隙缝中,在和平改良和暴力革命之间反复摆荡。而磨合、缔造出一种既适合自己的具体处境而又能与西方文明交融的幸福生活方式,就成为很多中国人魂牵梦绕的理想和目标。
当实践这一理想时,真切的现实摆在面前,遭遇到的问题非常具体,牵涉的因素非常繁杂,与文化和体制都有紧密关系,远不是能一蹴而就或毕其功于一役的。每个个体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其中的关键,这是点点滴滴的持久积累和磨炼,无法依靠暴力迅速改变。而通过现实事件给人的印象是:现代普世价值观中的很多基本常识,很多人依然不知或误解;对真相的忽视和掩盖,让愚昧的反智和短视的野蛮继续存在。在这种状况下,僵硬的保守派和存心不良的野心家都需要被怀疑。
概括的看,以1979年的“星星美展”为明显标记的中国“当代艺术”有着明确目的:在求真的基础上追求个体自由。在这种目的的驱动下,反抗欺骗、压抑性的各种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意识。
随着中国前些年的经济崛起,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中国这个巨大发光体上的亮点之一,曾经被国际关注和追捧。2005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井喷,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市场利益的吸引下,迅速透支完自己的学术价值。
而且,近年来的社会奇观层出不穷,网络的发达又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进来,成为“自媒体”并迅速呼应、频繁互动。面对这么多的社会奇观以及“大众”的兴起,中国当代艺术界很多人的公共意识、知识储备和行动能力相形见绌;科技成果的不断普及化,让艺术家们曾经拥有的视觉技术特权被更多的人轻松掌握。曾经的“新潮”、“前卫”、“先锋”,如今有滞后的趋势。艺术领域里的少数杰出者在介入社会、呼应公共问题时的能力和实际效应,又让同为当代艺术人的很多人自叹弗如。
在网络传播、视觉生产技术被普及的当下,“当代艺术”的内涵和方式,如今又已经明显拓展、改变了。艾未未通过网络向公众“借钱”,这样的行动方式和所产生的强烈效应,让拥有“艺术家”身份的人直接而巧妙影响社会的可能变成了现实。在这个行动之后,“当代艺术”被进一步推进,彻底撕掉了“艺术”这个温室的塑料膜,让躲在美术馆里做被观看、收藏的作品的“古典当代艺术方式”显得滞后、矫情和软弱。面对多重冲击,当代艺术界原有的思想资源和表达方式越来越显得滞后和僵化,不得不面对这种窘境进行调整、转型。新的“当代艺术”,要求艺术家具有更开放的“艺术观”和更多样的手段、更综合的能力。这时,那些具有跨领域资源和跨学科能力,又在了解“古典当代艺术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的人,更可能成为新的主角。
同时,中国当代艺术是当代文明遭遇中国现实处境后的艺术表达,对当代文明的准确、深刻理解,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内核。在中国当下的文化状况下,继续普及当代文明的常识,依然是最重要的。尤其,个人主义、个体权利,作为当代文明的基石,是无法回避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工作,才更值得期待和关注。但近年来,很少有艺术家在这些问题上有深入的思考和精彩的表达,这既是缺憾,也可以是新的起点。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