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心林--何玮明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4/08/30~2014/10/28
展览城市:广东—广州市
展览地点: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128号-(红专厂艺术中心C1馆)
主办单位:红专厂文化艺术机构
参展人员:何玮明
参展作品:
《林中路NO+1之二》 340x130cm 2013
《舞》
138x68cm 2011
展览介绍:
在林中,在山间
何玮明的绘画,让我们来到了这样的一个世界,在这里,我们仿佛诗人荷尔德林和哲学家海德格尔,兴味盎然地徜徉在山林和树木之间,在山石和围栏上歇坐,在林中路里漫步,身所盘桓,目所绸缪,尽享大地自然的风华沐露。
何玮明这些年的探索所最终形成的绘画图式,出色地超越了纸本水墨在空间背景、景物形象、人物造型和光影塑造等方面的局限性。如春笋般起伏的山峦体量巨大,时而山峰直出画面,时而左右开合重重叠叠,却丝毫没有压迫和笨重之感,因为它们被艺术家柔和的轮廓勾勒和层层敷染的墨色所调和,被深浅渐进的墨色变化所笼罩。源自传统、介于梅花和鼠足之间的墨点树叶和修长直立的树干,营造出诗歌和音乐的幻化意象——树叶的弥漫有诗歌的悠长和回环,似所流连,树干的陡立则恰如音符的节奏跳跃,似所明晰。而浓荫密干中犹如女神般的青年女子,短发素裙,似汉俑的简约造型透露出端庄和素雅。隐匿的传统学养和高超的笔墨控制力,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山色树木世界。
毫无疑问,这个墨色的世界在保留着传统笔墨最基本元素的同时,符合中华文化之外人们的视觉欣赏习惯,因为最为重要的是,艺术家始终把光影明暗的变化融合进这个世界。何玮明作品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它们同样走出了西方风景画长期以来制约其发展的局限性。西方艺术家在将自然作为对象而创作风景画的时候,既强调整体把握,又讲究细节真实,特别注重对对象的具体时空特点的把握和表现。在构图和空间处理上,采用焦点透视法,追求再现特定视点、具体时间和真实空间中的光感和色彩感。他们在画面上依几何学的测算那样构造出一个三维的空间错觉,让一切视线归结于一个消失点,并以此来安排布置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远景。这种古典风景画的创作法则,让艺术家和观众都成为了外在者,从画面之外向内观看,带给西方风景画家的无形戒律就是不断地追求尽最大可能地真实再现自然、描摹自然。
与此迥然有异的是,在何玮明的作品中,森然重列的山川峰峦固然也有前景、中景和远景的描绘,但光影明暗的塑造在水墨与宣纸特有的柔和敷染中获得了一种清澈平滑的和谐,形成了一种平和安详的光韵——它悄无声息地包围和铺洒着画面的山峦和树木,依从着艺术家的主观需要和自由灵感,不分左右,不论时间,不依从物理的真实,只遵从心灵的驿动。他笔下的森林树木,虽然顶天立地,满纸满幅,但浓淡有别,明暗相异,化厚繁于点簇,成萧散于墨灰。这种灰中有点、以点成灰的中西和合的笔墨与色调技法,于远近之间所形成的特有光韵,宛如传统水墨画中所追求的那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气韵,引领着观看者俯仰于山峦和沟壑之间,流连于树木和花草之中,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与天地相抚,与山川相吸,其身临其境的内在者式的涵咏和意兴,绝非外在者焦点透视的观看方式所能获得。
因此,与其说何玮明的作品是对东方传统水墨的叛逆而倚重西方古典的风景画观念,毋宁说他是在反思、批判和吸收东西方艺术自然观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基础上,穿越了双方被风景化和被拟人化的风景画与山水画的创作传统,融合成了自己的一种全新的绘画方式和方法。
何玮明的艺术是对自然的礼赞,但更是对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的礼赞。我们生活的世界当然是由人组成的,但更是由更加广袤的大地自然所支撑和供养的,将对人的生命思考与对自然的敬重在当代文化的背景中重新融合起来,将不同文化的营养在与天地自然的共生、共在中协调起来,才能获得关于生命的更加深邃的认识和理解。所有的人间劳作和烦忧,所有的人工筑造和喧嚣,都只有在幽深山谷中那自在弥漫的光韵和曼妙盘旋、熠熠发光的天路上,才能得到真正的升华。这里洋溢着一种人与自然共在同构、双向化合的审美意趣,传递出对“物我两忘”审美意境的当代追求。
——高岭
何玮明是一位立足于传统的变革与创新的当代艺术家,在中国绘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他深知保持中国画传统精神的重要性。像中国传统对艺术家的要求那样,他具有全面的艺术修养,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深入研究经典,在山水画领域尤其深刻领会并坚守着中国绘画的根本观念。在物质世界急剧膨胀的今天,他特别难能可贵地保持了一份宁静的心理,以远离世俗的心态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在走向自然的同时不断向内心走去。他的艺术在中国艺术界是一个独特的现象。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美术评论家、策展人)
何玮明是位受到严格传统水墨画训练的艺术家,在他二十多年的默默探索和潜心研究的历程中,从山石树木、花鸟虫鱼、人物舟楫和书法笔意入手,借鉴西方造型艺术的结构理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物造型方法和山川表现特征。与其说何玮明的新派水墨山水是对东方传统水墨的叛逆而倚重西方古典的风景画观念,毋宁说他是在反思、批判和吸收东西方艺术自然观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基础上,穿越了双方被风景化和被拟人化的风景画与山水画的创作传统,融合成了自己的一种全新的绘画方式和方法。
——高岭(著名美术评论家、策展人)
何玮明的笔墨已经远远离开了传统的书法用笔的笔墨规范和造型程式,但笔墨精要犹存。他把每张画都视为寻求本真的过程,对本真的寻求有一种准宗教的忘我和虔诚,正因为如此,才使他的画没有习气,没有套路,求生不求熟,抵抗重复生产。他的超验精神以独特的个人方式杂糅了东方的超然物外和西方的终极关注。……一切都被闲散大度的造型、澄澈温润的运墨、从容淡雅的色调、大而化之的空间化为明净虚空的超度,只在精神的深处我们还能感到那种悠远的孤独、淡淡的伤感、缥缈的怅惘。
——刘骁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
从何玮明绘画作品的语言上来说有两方面:一方面非常简洁、单纯。没有最高的也没有最低的,没有最悲哀、也没有最喜悦的。这是他艺术的最单纯的一面。另一方面,他的水墨中灰白的色调,他表现人体面部渲染的浅调的颜色,实际上又给人很丰富的感觉,表面上看很单纯,但在很多细节上他却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批评家)
何玮明不仅注重人物的造型方面,而且也非常强调水墨的构成性,更进一步说,我又觉得何玮明的艺术重点并不在笔和墨,甚至也不在构成上,他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而不只是形式,不是表面的视觉效果,表达的是心里早已有的追求,这个追求有点像梦幻、梦境。给我的感觉是很静、很空灵,很有些佛意、禅意。
——王宏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
艺术家简历:
何玮明
1963年 出生于中国福建省龙海市
1986年 毕业于中国福建省师范大学美术系
现定居北京、职业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14年 心林•何玮明艺术展•中国广州 红专厂艺术区
2012年 自然的赞歌——何玮明艺术展•法国斯特拉斯堡新教堂
2012年 何玮明个展•法国索菲特大酒店•法国斯特拉斯堡
2012年 山水清音——何玮明作品展•中国泉州
2011年 山水清音——何玮明个展•中国北京
2008年 何玮明个展•789艺术区•中国北京
1998年 何玮明个展•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中国北京
主要联展及获奖
2014 年 墨言新语——当代水墨展 •北京1+1艺术中心
2014 年 “改造水墨:新的历史观”•南京金陵美术馆
2014 年 中法建交50周年——50位中国艺术家作品巴黎邀请展•巴黎17区市政厅•法国巴黎
2013年 “新水墨风向标•第一回”艺术作品展•中国北京草场地国际艺术区新水墨意象馆
2013年 自由的尺度(第四回)——中国当代水墨走向巴塞尔•美国迈阿密
2013年 写意中国——中国当代水墨名家提名展•意大利卡萨雷斯博物馆
2013—2014年 “八闽神韵”福建当代书画名家作品海内外巡回展•中国杭州-香港-台湾-济南-福州-加拿大温哥华
2013年 水墨的逻辑——25位艺术家的25种表达•中国北京798艺术区
2013年 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肯尼亚国家馆
2013年 第27届亚洲国际艺术展•泰国曼谷拉查达蒙当代艺术中心
2012年 首届意大利-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意大利米兰—蒙扎皇家花园
2012年 “卢浮宫归来”——中国水墨百年•中国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
2012年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第三自然——中国再造”•中国广州
美术馆
2012年 中国水墨百年-卢浮宫卡鲁塞尔邀请展•法国巴黎卢浮宫
2011年 中法艺术家双人展•法国斯特拉斯堡
2011年 首届欧洲-中国 国际纸艺术竞赛邀请展并获金奖•中国北京
2010年 法国国际纸艺术沙龙•法国巴黎
2010年 “般若无边”艺术展•中国四川峨眉山报国寺
2010年 中国•集美首届国际当代艺术节•中国厦门
2010年 “智慧”艺术展•中国北京香山美术馆
2010年 中国当代艺术特别邀请展•法国斯特拉斯堡
2008年 欧洲艺术邀请展•德国斯图加特
2009年 法国阿尔提斯艺术沙龙•法国顿汉姆市
2009年 第24届亚洲国际艺术展•马来西亚吉隆坡国家美术馆
2009年 获法国AISOAC国际协会2009国际杰出艺术家成就奖
2009年 法国国际纸艺术沙龙•法国巴黎
2009年 中国建国六十周年当代艺术成果展•中国北京饭店
2009年 “中国病人”联展•美国纽约后世纪中国画廊
2008年 “中国水墨年度汇展”联展•中国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
2007年 西岸当代艺术俱乐部联展•中国北京798艺术区
1999年 中德画家联展•德国大使馆•中国北京
1988年 华东四省美术展•中国上海
1987年 福建省第四届青年美术展,作品《圆梦河》获优秀奖• 中国福州
责任编辑: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