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国内大型美术展,如果是用纯平面的作品是撑不起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那个空间的,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大的作品。这个大不仅仅是指画面,还包括空间上的占有和‘场’的存在,雕塑也好,装置也好,甚至影像也好,从而把空间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南京国际美术展总策展人顾丞峰在美展筹办之初特别提出,要将当代艺术列入设计规划之中。作为美展“纷呈当下”征集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作品征集中,当代艺术部分共收到了影像、装置、综合材料等作品1435件,经过数十位业内专家、艺术家、评论家的三轮筛选,共评出入围作品73件。
“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还是散落在各个地方从事着艺术创作,通过这次评选我们发现了不少有潜力的艺术家和作品。”美展评委之一、南京先锋当代艺术中心主任、著名策展人朱彤在提及评选结果时称,评委们对当代艺术部分的入围作品比较满意,很多作品都得到了一致认可,以全票通过的形式入围。
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这个新兴的艺术门类,其庞杂的种类、极端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时刻更新的潮流风格,很多时候都让公众难以理解,甚至仅仅把它当成“博人眼球”的边缘艺术,但中国的当代艺术能够扎根生长,并在近年蓬勃于海外,必有其道理和底气,那它真正的价值在哪里?在此次美展中,它们又将以什么样的整体风貌示人?
■当下:异彩纷呈的俗世图景
入围作品《被驯服的旋律》 张琳
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广泛意义上的当代艺术,正以越来越强烈的趋势弥漫至日常生活。从北京的798到南京的1865,从边缘到被主流文化逐渐认可再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经意中,一些艺术分子开始慢慢融入生活,成为生活中一个过去你可以视而不见,但现在无法避而不见的东西。推进这一切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则在于当代艺术超强的“接地气”的能力,极其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几乎“零门槛”的技巧约束,使其无法仅被圈囿于象牙塔之中,它固然可以表达阳春白雪的精神世界,但也必然扎根于喜怒哀乐的俗世图景。
“从我个人的角度,凸显它的当代性最为必要,更多是应该把当下的艺术创造性,纷呈的状态,尽可能的凸显。”美展总策展人顾丞峰在谈及初评时的感受时提出,在此次美展征集展“纷呈当下”的主题之下,入围作品就是要尽可能的摆脱条条框框,呈现出当下当代艺术的舒展自由,将美展甚至南京,发展为艺术茁壮生长的土壤,这正是这次展览筹办的初衷之一。
■宽容: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
入围作品《嬗 No.16》 黄莺
当人们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时,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情结或者直觉的判断,即追问它有什么艺术价值?相较于传统的架上艺术,当代艺术是如此的杂、如此的多。当人们还是用固有的观念去问这是艺术吗?它的艺术性在哪里?相持之下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成了攻击其艺术性的一个着力点:当代艺术太简单、没有艺术性、谁都会玩……此次美展作为一个公开性的综合大展,既然已将当代艺术纳入范畴之内,当面向公众时它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当代艺术是当代艺术史当中比较有活力的一部分,展览不可能什么都体现,而是要把握一个主题,尽可能的凸显当下艺术的多样性面貌”顾丞峰说,此次征集展的投稿作品不问出处、履历,只看作品说话,这让作品整体更加多和杂,这对于评委和组委会来说需要更多的宽容度,一方面要求展览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另一方面向世人展示的当代艺术风貌必然十分多样化,因为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正是当代艺术保持活力、不停衍进的必要条件。
■推力:承上启下的艺术土壤
入围作品《《放大》0》 朱昶全
“当代艺术由于它比较特殊的原因,它可能是比较适合与集中在政治中心或者一些大都市,它的这种生长土壤和环境可能会更好一些,那么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我觉得南京还是排在前列的,南京也有很好的艺术家,收藏家,所以说当代艺术在南京不边缘”,一直活跃于南京当代艺术圈的知名策展人朱彤说。
南京曾经是当代艺术的发源地,在八十年代孕育出很多当代艺术家,很多重要的活动、理论观点都在这里发生。从85新潮中涌现的杨志麟、丁方、曹小东、郭海平、黄药等到91年的“南京综合材料8人展”引起了关于“综合材料”的专题讨论,管策、洪磊、黄峻、金锋、王成等人都出现在这个展上。当代艺术之于南京,有着十分复杂的感情。
总策展人顾丞峰将当代艺术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引入南京国际美术展,一部分原因便在于当代艺术所展现出的活力和新兴艺术潜力一直引人注目,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契合了美展筹建之初即提出的终极目标:选拔有潜力的优秀艺术家,培养国际上认可的知名艺术家,提高中国美术作品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顾丞峰说:“我们作为一个推手,发现艺术家,通过合作,发现潜力,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既与帮助,原则上是创造条件,更好的完善,使他们能够更快的成长为位艺术家,走向市场,走向国际,这很有必要。”
责任编辑: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