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王浩辉:艺术家需要培养,闷头作画肯定不行!
2017-01-1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吾明
文章分享至: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油画学会副主席王浩辉谈在评审现场

“艺术家需要培养,闷头作画肯定不行”南京国际美术展评委、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油画学会副主席王浩辉谈到在前后三次的初评会中,作为评委的亲身体会和直观感受时说:“对于有才华,但需要机会的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作为南京国际美术展三个大展之一的“纷呈当下”全球作品征集展,开征短短数月,便收到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4507名艺术家20087件应征作品,其中油画作品数量达到了10173件,堪称海量。随着征集活动告一段落,美展全面进入入围作品初评阶段,评委们面对如此多的作品,将选什么?怎么选?对投稿艺术家们又有怎样的感触和建议?对于这些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评委们分别做出了各自的解答,在这些谈话中,满满的灌注着长者对于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关注与期许,同时美展做为艺术家们“走出来”的平台和桥梁,将更多优秀的、有潜力的艺术家和作品推向前台、推向国际的序幕才刚刚开启。

不看名气只凭作品讲话

首先精彩的作品肯定有,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都很不错,但名字却不知道。这次评选给我最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不看名气,只凭作品本身讲话。我们评委们只有在看到好的作品时,才会忍不住问一下组委会工作人员这个画家的名字,这个非常重要。我认为这应该作为评选的一个普遍标准,如果美展继续举办的话,这点非常值得提倡和坚持,因为之前参与的有很多展览和评选之类的,都会先看是谁画的,而不是先看画的怎么样,这个本身就有些不太公平,展览就是要看水平怎么样,就是要公平!

虚情假意的东西都不要

从个人来说,这次初评给我带来不少惊喜,作为一个评委,我很高兴能遇见这么多风格各异的作品。但评选却只能选出好的来,是不是好作品每个评委心中自有一杆秤,遇到好的作品,我们这些评委会不约而同的拍案叫绝。有的作品看似不错,但绘画语言却很空洞,这是我第一个不考虑入围的因素。从专业角度来讲,油画评选是从艺术语言的表达、个人风格、个人情绪的表达几个方面综合来看的,最重要的是看作品里有没有内涵,有没有表达出作者真实的情感,虚情假意的东西我们不考虑。

评委眼界决定入围作品

评委要有一种宽阔的视野,没有宽阔的视野,你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视野很重要。评委的视野,绘画者艺术家的视野,决定你会挑选什么样的作品。这次初评前后共组织的三次,一次次的筛选,是一个沙中淘金的过程,对于评委来说这么大的一个基数,是个不小的考验。怎么样在这么多的动作里找到好作品,而且是几个评委一同认定,这就要求有个宽阔的视野,一个比较高的眼界,至少对于评委群有这样一个要求。一件不错的作品,我也许没看到,疏漏了,但其他评委看到了,再一起议一议,觉得很不错,就这样就选出来了。这次的评委阵容还是比较理想,大家在视野上拓宽,一共组成一个各辽阔的大视野,才能筛选出不错的作品。

定位国际性美术展

这次南京国际美术展是个国际性的美展,在评选过程中必须要把标准放在国际性的水平,参照西方的一些标准型。这次展览和以往国内大型的美术展的区别就在于此,从当代艺术和国际美展的要求,考虑到国际美展的要求,参照当代艺术的境遇,要考虑艺术语言的当代性和艺术家生活。相比较于国家性的美术展而言,有些作品也许不能入选。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展览作品好或者说其他展览的作品不好,只是选取的要求或目标不同,南京国际美术展的定位是国际性美术展,作品要走向国际作品的语言一定要有包容性。有些作品的表现味道,可能与目前的艺术市场,尤其适合全国美展不同,但这种不同,从专业角度来讲我认为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并且也非常具有成长性和潜力。

艺术家必须要有体系化的后盾

艺术家肯定是需要培养的,只闷头作画,能跳出来的可能性很小,必须要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体系来做后盾,这次美展已经展览之后的一系列系统性的规划非常的好,对于有才华,但需要机会的艺术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窗口。但是如果只是通过一次展览,几件作品就能看出这个艺术家未来会怎么样也是不切实际的,不过,最起码能看出艺术家的苗头,更多的东西要通过培养过程中的沟通来了解和获取。另外,培养计划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培养者的眼光一定要高,要能看出作品的好坏,这是最为重要的,从画家的作品、行为,能力能看出来他是否有发展潜力,选拔人的眼光很重要,不是凭外表,而是以作品说话,综合判断进行选拔,当然,以这次初评整容来看,我非常有信心。

责任编辑:吾明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南京 培养 美展 艺术家 王浩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