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卖画应不忘文人本性
2017-01-16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吾欣
文章分享至:

“当代不少经过美院教育“出师”的画家,缺乏传统学问和修为,导致把画画当作工作、职业,离艺术的状态越来越远。”

艺海循珍

本期艺人:青年水墨研究会秘书长刘少白

中国画易学难精,所以有“七十始知己无知”之感。但是提笔挥毫时可以畅神,所以写字画画是一项非常普及、历史悠久的独特的艺术活动,也是中华名族精神传承的一部分。

我向来强调墨须久研,浓后才可以使用。散之老人所谓“熟”,就是指墨不熟不用。因为墨不熟则无精光、无墨彩,不熟则无晕化之妙。而对于画者来说,生熟之墨用过便知其妙。

磨墨对于画者来说也是一妙事,可以磨掉火气、短视、浮躁,每日磨墨都是一份积累。如果画者连磨墨之心都不能安然、定性、静观,又如何耐得住久坐冷板凳?没有“板凳能坐十年冷”之心,画者又如何能安之若素?在我看来,调心养性,磨墨正是一大良方。怎么磨,何为功,如何成,能在磨砺之中找到答案。

数十年来我都为着“全凭心意用功夫”中的“心意”二字摸索人生历程中思想上的觉悟。中国大写意画法自“解衣般礴”、“真宰上诉”以后,有思想的画家和文化人开始追求笔中之趣,象外之意,把对绘画的认识提高到新的境界。

书画虽然只是“小道”,但画者莫以“小道”论之。如绘画能成教化、助人伦,名德垂于丹青,当然可喜,但如在案头挥毫,也足以自娱。无论为自娱或娱人,画者也不可作颓唐之笔。如要风骨照人,则需有正气,画者也需要观照自己,成为有正气之人。

中国书画自古以来就讲究笔墨游艺,没有卖画一说。直至清代扬州八怪,在开了文人笔墨先河的同时,也开始画家卖画为生的历史。不管是近现代大名家徐悲鸿、齐白石、吴昌硕,还是当代的画家如范曾,都以卖画为主。我并不认为画家就不应该卖画,因为历史上的画家尤其是职业画家不参与科举、也不到官府衙门任职,卖画并不可耻,但是重点是勿忘初心,不忘文人本性,不要一心以丹青换钱,否则会使画家堕落成画匠。

当代不少经过美院教育“出师”的画家,缺乏传统学问和修为,导致把画画当作工作、职业,离艺术的状态越来越远。除了会画画,还应该要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有书生本色,要有知足、求小富贵得求大自在的心态,在保持一定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所坚持,才能使作品更有深度,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中国画 刘少白 卖画 文人本性 青年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