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甫圣《箪瓢》 2013年作
卢甫圣《双面》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术馆联合主办,江苏省美术馆特别策划的“卢甫圣:知一知二之间”艺术展览,于10月30日——11月12日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1号厅展出。
卢甫圣先生是当代极富个性的中国画家,他既拉开了与西方的距离,也拉开了与中国当代画坛的距离,他的作品弱化了传统中国画的水墨勾勒线条,而强化了色彩线形变化。事实上,他作品的基本元素反映了他对中国画优秀传统的深刻理解。首先,他把笔墨转化为独特的同质语言表达本身就是寻找到新的中国画“程式化”途径;同时,由于卢辅圣的“同质”是一种重构的基本语言,其特点是温润而富有生命的律动,其形态能使人联想到世界建筑大师高迪的建筑构成语言,是一种自然生命的肢体结构形态,极富建筑感,所以这种语言能适应千变万化的表现。在以往的展览中,我们见识了他的山水和花鸟画,而这次重点在人物画。在程式化的语言中,卢辅圣的人物大多是高古、奇拙,但嬉笑怒骂的变化具在其间。第三,卢辅圣的程式化语言中,巧妙地糅入了中国传统的壁画元素,饱满而富于建筑的装饰效果,因此人们在看他渲淡而宏阔的画面时,不会感到弱,反而会有画面抓墙的融入感。这应该是得益于他早年在乡间壁画功底,而从他对先贤张大千的总结“融文人卷轴和众工画壁于一炉”中,也可以看到他在创作思想的上的某种认同。
卢辅圣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童年到1972年使他在乡村苦学勤练的摸索中;1972到1992年是他进入专业美术家队伍学习提高并寻找有自己独特艺术语言的阶段;1992至今,其中1992-1995年时他发现“同构”艺术语言到稳定、熟练阶段,1995年以后则是卢辅圣对自身独特语言的不断纯化、深入过程。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卢甫圣先生是我们当代美术学界一位十分独特的学者型艺术家,又是一位艺术家学者。在他身上集中了作为当代知识分子、当代文化人的优秀品质。那就是对于学术真理的严肃追求,对于艺术理想的真诚实践。如同在治学上为自己提出高远理想一样,他在绘画上走独特的道路,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在他下笔之际,我想他是进入一个纯粹的精神境界。他的创作心境是一个独立、自我而丰足的世界。沉浸在这个世界里,他的下笔便有不同的形象,便有不同的笔墨情绪,更有不同于古,不同于他人的艺术意境。”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生坦言:“卢甫圣艺术最强烈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以无化有。他的画面高度的简约,人物如若一叶扁舟,在天地宏宽中漂泊,山水宽广而悠远,所有的画着墨不多,非常的清淡,缓虚乎虚,描若天星一般,却带出了一种宇宙般得宽广。他的画还有一个特点,画了很多如山水一般的大头,而他的山水又仿佛像人的酮体一般,山水寄人,人寄山水。”
责任编辑: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