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吾艺传媒网 > 新闻资讯
物非物——艺术与物性三人展于北京798艺术区汇联艺术开幕
2017-11-03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
文章分享至:

参加开幕式嘉宾合影

 

策展人靳阳认为,艺术是借助“物”的媒介来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呈现于观众的,观众也是通过“物”的媒介来接收信息,再经由自己的经验世界而理解艺术家的。在物欲横流、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物究竟是什么呢?它为什么可以传递精神的信息?

 

从本次参加展览的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们都是以收集来的遗弃物作为媒介材料进行创作的。这种建构艺术的方法曾经被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切兰(Germano Celant)称为“贫穷艺术”。“贫穷艺术”主要指艺术家选用日常废旧物品或被忽视的材料作为表现媒介,他们的观念旨在摆脱和冲破传统的“高雅”艺术的束缚,并重新界定艺术的语言和观念表达。

 

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吕智强利用收集的木头与金属组合搭配,搭建出了有四个方向的跷跷板。他利用较易被分解的木头和不易被分解的金属,重新中提取组合为一个供娱乐和运动的器件,在空间中营造出快乐一隅。而“摩登太特美术馆”和“拾荒者”则以资料的形式展览出来。

 

自制健身器械-跷跷板,装置,废弃物(木材、钢铁)、油漆,2014,4m*3m*1m

 

摩登太特美术馆(798艺术区),艺术区废弃物

350cm× 410cm× 360cm,2011 (资料图)

 

作者的拾荒并非因为贫困,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体验探讨物物——即人对于万物的役使与支配。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的时代,人们在不断满足物质欲望,人心为之所蔽,人性受其迷乱。而作品表达了别样的价值观——一个“不为物用而用於物者”的真实生活场景。(吕胜中)

 

毕业于中央美术生学院实验艺术系的王成将农村中用来搭龙王庙的长城砖收集起来,将一种人们相信能借此物与神明沟通的建筑材料在空间中还原。土这种再平常不过的物质经过人们的劳动成为保卫边疆安全的建筑物,变成防范民族往来的实体,又变成民间信仰借助的媒介,再到表达空间观念的艺术作品,同时还是民族自豪的承载物和国家文物。这一些列的转变过程中,物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它的功能,而它的功能是随着人们看待它的角度和心态而变化。

 

长城计划,2011―2013,明代长城砖,100cm×100cm×80cm

 

这是多年前村民拆掉长城背回家的砖,被村民用来盖房子建猪圈厕所等。长城是一个文化符号,对于这件作品,有人解读为置换,有人解读为长城功用有与无的消解和再生,也有人解读为讽刺和隐喻,我想说的并不是简单的现成品概念或者文物保护,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饱含时间概念的事件性的作品,猪圈厕所和庙是一个载体,从数千年前长城修建到这件作品运到美术馆展出,我觉得这个时间积淀的整个过程和其中所承载的信息才是最震撼和最值得反思的。(艺术家王成)

 

同样毕业于中央美术生学院实验艺术系、并师从徐冰的岳向辉的《光影》是将塑料瓶上的贴纸收集起来,用光投射的影子组合成一幅画面。我们看到的是光影述说的有温度的故事,而并非被人工合成又被人类遗弃的工业制品了。

 

光影,LED灯、塑料垃圾等,250cm×250cm,2017

 

物性是人性中变幻莫测、摇摆不定的产物,艺术是我们假物对人性的反思。莫里斯提出“当观者从各个不同的位置,在不断变化着的光线与空间语境的条件下,去把握对象的时候,观者被迫注意到的,如果说不是物品本身的无穷性与不可穷尽性的话,那也一定是他对物品的体验的无穷性与不可穷尽性。”(策展人靳阳)

 

 

关于展览

 

 

物非物——艺术与物性三人展

策展人:靳阳

展期:2017.10.28-2017.11.12


整理编辑:吾欣

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

(微信: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

关键词: 吕智强 王成 岳向辉 798艺术区汇联艺术 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