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年半的修缮,大英博物馆“何鸿卿爵士中国与南亚展厅”已重新向公众开幕。在中国以外,大英博物馆是全球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共有关于中国的艺术品和文物2.3万余件。1992年,在生于上海的香港商人、慈善家及收藏家何鸿卿爵士的资助下,大英博物馆成立了“何鸿卿爵士东方文物馆”,并由英国女王揭幕。此次展厅的修整翻新,有赖于何鸿卿爵士慈善信托基金的捐助。时隔25年重新开放,英国女王再度到访揭幕,该展馆也更名为“何鸿卿爵士中国与南亚艺术馆”。大英博物馆的中国藏品还包含了英国金融家、收藏家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收藏的元明清瓷器。这批瓷器由大维德爵士生前捐赠给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并成立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后将藏品委托于大英博物馆。
1992年,英国女王到访“何鸿卿爵士东方文物馆”,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英国女王与何鸿卿爵士,摄影:本尼迪克特·约翰逊,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针对此次修缮在空间、展陈和研究方面的变化,《艺术新闻/中文版》专访了大英博物馆亚洲部、大维德藏品资深研究员和中国部策展人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 Hall),她曾与牛津大学艺术系教授柯律格(Craig Clunas)合作策划了大英博物馆的展览“明朝,改变中国的50年”。
“宏大”的中国馆
此次修缮最大的改变之一是展厅的空间转换。霍吉淑表示,通过空间展示的转化,走进艺术馆的参观者能够与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艺术品有更“亲密”的接触。
“何鸿卿爵士中国与南亚艺术馆”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这种“亲密”究竟表现在哪里?霍吉淑进一步指出,大英博物馆在灯光的选择上进行了调整,使得每个展品都得以显现其原本的历史感;位于中庭的大事年表,以编年体的方式重新编排了中国艺术考古史的时间轴。时间跨度达千余年的展品,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展品与展品之间又互相关联,演绎出更多层次的叙述方式。
霍吉淑用“宏大”一词来形容中国馆新馆,这个“宏大”不仅仅只是这个展馆的空间意义,更是指中国的艺术考古编年史是一脉“宏大”的叙事,这背后不只是一部有关中国艺术和考古的历史,更是中国物质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尤其是与周边区域文明互动后产生的渐变的现代化过程。
何鸿卿爵士中国与南亚展厅,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何鸿卿爵士中国与南亚艺术馆” 中一半的空间被用来展示与“中国”有关的艺术考古物件,而另外一半为南亚的艺术考古展品,后者的主题以南亚的佛教艺术为核心。当被问到,这两个展馆之间在策展的构架中如何相得益彰,霍吉淑指出,他们团队和南亚部的同事常常在一起工作讨论,两边的空间除了要兼具视觉效果上的对称,还有时间轴大事件的参照对比:比如两边都安放了相应的陶瓷艺术品;中国部分的最右边的墙上是庄严神圣的佛像壁画,同时南亚部分的最左边是壮观的阿马拉瓦蒂神庙(Great Shrine of Amaravati)雕塑。
阿玛拉瓦蒂佛塔石灰岩双面浮雕,初刻于公元前1世纪(以法座象征佛像),反面刻于公元3世纪(佛像站立于塔前),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不只是一个展示艺术品的博物馆,同时也是各区域单独或群体相关艺术史。作为策展人霍吉淑称他们想要呈现的不仅仅是展品物件,同时还有艺术史的清晰脉络,如何互相交叉呈现历史,当然还有建筑空间的布局。
用诗歌营造情绪
霍吉淑指出翻修后的中国和南亚馆满足了参观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很多人第一次踏入中国南亚馆,那他们会对比较重要的展品感兴趣;而那些在伦敦学习艺术考古史的专业学者和学生,他们可以将展馆作为课堂,多次回访仔细观察每一件展品和陈设。
【明】山西龙纹琉璃建筑装饰一组20件,1465至1600年,何鸿卿爵士捐赠,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和两年前的展馆相比,新展馆的中国部分的标签上增加了用中文标注的“专业名称”,同时每个主题时段的展板上开头部分都援引了中文典籍中的诗句。中国部分的展区,除了在现代中国部分,援引了画家吴冠中的英文诗句,其余都来自于古代中文典籍。这个改变,让第一次踏入展馆的有中文阅读能力,尤其以中文为母语的参观者有一种亲切之感,同时双语的展板使得策展的专业性更为突出。霍吉淑表示参观者个人背景很不同,学术考量是策展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让一个没有任何学术、历史背景的参观者了解一件展品在上下文中的关联更为最为重要的。作为一个有中文背景的参观者,当他进入展览厅,看到这些中文的诗句,会引发其联想和情绪。双语展板是一项比较庞大的项目,团队要在海量的中文典籍中选择最合适的词句,并且同时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而与此同时,在中国和南亚馆楼上的大维德瓷器馆中1700件瓷器的每一件标签和内置展板也同时换成了双语标注。
何鸿卿爵士中国与南亚展厅,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数字化的书画“意象”
整修后中国和南亚馆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传统艺术,其中一个重要是对于中国古代书画的保护。比如大英博物馆所珍藏的绢本《女史箴图》真迹由于年代久远而每年只有特定的一段时间对公众展出,因为从修复和保护的角度来说,虽然对灯光和温度的控制能够减缓展开画卷受损程度但仍旧不能避免。但如今,造访大英博物馆的参观者,仍旧可以通过已经电子化的《女史箴图》将其放大,从局部细节部分来欣赏这件杰作,并且了解这幅画卷上的题跋。
何鸿卿爵士中国与南亚展厅,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此外,电子化也能带着西方的参观者来理解中国书画。西方画作每样物品都分别代表一个意象,但中国书画有更复杂多种的意象。电子化导览书画可以让观者从不同角度和距离欣赏中国书画的意境之美,这个灵感的启发者是曾在大英博物馆做过访问学者的香港艺术馆馆长司徒元杰。霍吉淑表示,未来还将会有进一步的电子项目让参观者与展品互动。
整理编辑:吾欣